黔東南日報消息 近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江縣申報的侗族琵琶歌榜上有名。這是繼侗族大歌、珠郎娘美、瑤族醫藥、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后,該縣又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此次全國共申報項目3136個。從江縣共有8個項目入圍國家級評審,而最終入選的是侗族琵琶歌。
侗族琵琶歌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侗族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在明代前琵琶歌就已經在侗族地區廣泛流傳了。清代人李宗方在《黔記》中提及的“車寨苗(侗),在古州,男弦女歌,最清美”,其中的“男弦”即彈奏琵琶。目前從江侗族琵琶歌主要分布在該縣的貫洞、洛香、慶云、高增、下江等鄉鎮的各個侗族村寨。它既是侗族男女青年行歌坐月、談情說愛的主要交流方式,也是節慶、迎賓接客及其他社會活動的主要內容。一般采用獨唱或對唱的形式。琵琶歌常用比物寄情,歌短而優美細膩,曲調靈活自由,大都是現編現唱。其經典作品有《等到鳥或》、《悶腰亮主》、《腰想主喜》、《主臘寧賴》等。
(吳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