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記者 李麗娟)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獻歌中國廣播70年-伊金霍洛《中國民歌榜》聽眾喜愛的歌手推選活動”于7月20日塵埃落定,專家評選出十大獎項的最終得主。該活動頒獎典禮和大型演唱會將于8月5日在內蒙古伊金霍洛旗舉行,包括宋祖英、李雙江、胡松華等將到場助陣。其中,我州侗族歌手蒲紫微榜上有名,在此次活動中榮譽“最佳民歌演繹女歌手”。
據了解,7月20日,《中國民歌榜》專家評審會在京正式召開,評委會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中國音樂家協會甄選的音樂家組成。網絡公眾推選的各獎項得票量的前五名選手入圍專家評審。評委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評選出“最佳演唱男歌手”、“最佳演唱女歌手”、“最受歡迎男歌手”、“最受歡迎女歌手”、“最佳新人男歌手”、“最佳新人女歌手”、“最佳演唱組合”、“最佳民歌演繹男歌手”、“最佳民歌演繹女歌手”、“最佳原生態演唱歌手”。整個評選過程在北京方圓公證處的監督下進行。自公眾網絡推選啟動以來,廣大網民積極參與,在網絡上掀起了民歌評選的一輪輪熱潮。截至7月18日,網絡總投票量超過300萬。專家評審會主要從三個大的方面來考察選手的表現,一是歌手對歌曲演唱技術的掌握,包括音準、節奏、聲音控制、音樂意境的表達、對作品的再加工能力等;二是歌曲的內容是否積極向上,催人奮進,有很強的時代感;三是歌曲的后期制作是否精良。
在評選中,我州侗族歌手蒲紫微演繹的作品《小時候》入圍“最佳民歌演繹女歌手”行列。在此次聽眾喜愛的歌手推選活動中,蒲紫微的作品無論在收藏排名、外形排名、實力排名等方面,均排名前列。去年,蒲紫微推出的首張首樂專輯《清水江上月》,專輯收錄有蒲紫微近幾年演唱和創作的12首代表作品,由北京中唱時代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發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地區走出來的學院派歌手,蒲紫微一直這樣認為,也許,這是她身上可以令人刮目相看的“亮點”。
蒲紫微,出生在清水江畔,成長于青泉般閃亮的音樂之鄉。自小酷愛音樂的她,對民族唱法很有天賦,小學和初中時即已參加學校和社會上的文藝演出,其清新的形象和唱法開始引人注目,后被聽眾譽為“侗族小夜鶯”。 2003年,蒲紫微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聲樂表演專業,學業期間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馬淑明教授門下,畢業后曾擔任中華全國總會文工團獨唱演員。侗族人開朗、頑強的性格給予她在事業上不斷努力拼搏的力量,對音樂的無比熱愛更使她對自己的演唱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多年來,蒲紫微把學習掌握的聲樂技巧,結合民族的風格特色,發展和繁榮民族聲樂事業,作為自己的追求和奮斗目標。2004年4月,蒲紫微光榮的獲任中國音像協會主辦的“中國唱片金碟獎”提名評委,為侗族歌手走向全國開創了嶄新一幕。
近年來,蒲紫微廣泛活躍在銀屏和舞臺上,并深得聽眾喜愛。一首首動人的歌曲寄托著鄉思、滿載著深情在她傾注了愛戀的演唱中傳遍四方,更久久縈繞在人們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