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周志光 王啟寰)筆者日前從黎平縣教育部門獲悉,該縣在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活動中,將民族體育運動項目引進課堂,把體育鍛煉和傳承民族文化有機結合起來,許多獨具地方特色的民族運動項目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受到廣大中小學生的歡迎。
黎平是中國最大的侗族聚居縣,53萬人口中近40萬是侗族。2008年底,開展了民族體育項目進課堂試點工作,2009年下半年民族運動項目進課堂在全縣鋪開,8萬余名中小學生成為受益者。“侗族摔交”、“侗族壓加”、“侗族高蹺”等獨具侗族特色的民族運動項目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保護。
德鳳中學是黎平縣城所在地的一所初級中學,也是“黎平縣中小學體育培訓基地”之一,今年9月這所學校一次性招收了115名體育特長生。并出臺優惠政策,每生每月享受100元的生活費補貼。
在黎平,《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已覆蓋到大型村級完小以上學校,87所中小學按時向國家數據庫上報測試數據。該縣各級各部門共籌措資金近700萬元,用于學校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體育器材的添置,實現了21所獨立初中和2所高中建有標準籃球場、足球場、跑道和環形跑道。
今年7月,在黔東南州第七屆運動會暨第一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上,由該縣中小學生組成的體育代表團參加了民族體育、籃球、田徑等17個大項,155個小項的比賽。共奪取了28枚金牌、31枚銀牌和33枚銅牌。位列全州金牌榜第三位,獎牌榜第二位,實現了質的飛越和歷史性突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