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黃沙 潘年樹)據黎平縣政府提供的消息,黎平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產業培育方面在又好又快的基礎上,朝著更好更快的方面提速發展。發展速度以實現產值48%至 138.25%的不同速度向前突飛猛進。2001年1月至9月,黎平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的工業生產總值完成73200萬元,同期增長56.83%。
黎平雖然在去冬今春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旱災影響,在能源、水力、電力等諸多方面對全縣龍頭企業的發展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制肘,但是在黎平縣委、縣政府的宏觀調配下,各企業克服重重困難,克勤克儉,勵精圖治,在三個季度內科學地將工業產業生產總值推向新臺階。
在以硅冶加工為龍頭企業的洪州工業園區,形成規模的7家硅冶加工企業,在9個月期間已完成207171噸硅冶礦石加工,實現產值26270萬元,同比增長48%;而位于縣城東部的生態旅游工業園區,從事木材精加工的5家規模以上加工企業同時也完成了40847立方米木材加工總量,實現產值13061萬元,同比增長138.25%,生態旅游工業園區內的2家規模以上大米加工企業同時也完成了12698噸的大米加工,實現產值4641萬元,同比增長56.22%。
此外,黎平縣境的供電量遞增到了44690萬度,同比增長34.95%。茶油加工總量162噸,同比增長22.73%。茶葉加工總量122噸,同比增長577.78%。黎平于剛剛結束的全國第二屆“中國名茶之鄉”評選活動中還被評選為“中國名茶之鄉”。
更具潛力的黎平旅游僅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即接待游客6.1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12萬元。
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黎平企業界人士頗為樂觀地表示,只要繼續擁有好政策、好條件、好投資環境,企業更好更快向前發展根本不在話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