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政府網消息 黎平縣按照高起點、高科技、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企業準入條件,積極招商引資。引進和培育技術含量高、規模大的精深加工企業,大力發展精深加工,提升資源價值。
一是木、竹精深加工。該縣對規模小、經營粗放的木、竹加工企業通過重組、兼并、關閉等進行整合;近年引進資金7800萬元,創辦上規模精深加工企業8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3家,州級規模企業3家,縣級規模企業2家。通過龍頭企業的拉動,在減少資源消耗的同時確保收入不減,資源通過加工環節實現了最大增值。
二是非木質林產品精深加工。通過十年來的積極引進和培育,目前全縣共有非木質精深加工企業12家,其中茶葉加工企業7家,年加工茶葉能力3000噸;油茶精深加工企業2家,年加工能力3500噸;山核桃加工企業1家,年加工能力10噸;楠竹加工廠2家,年加工能力20萬根;松茯苓加工企業1家,年加工能力1000噸。1997年該縣油茶毛油價格僅為每公斤10元,現已升至每公斤40元,價格提升了4倍。加工企業架通了資源培育與市場銷售之間的橋梁,推動了非木質產業的迅猛發展。
三是中藥材精深加工。黎平縣有豐富的樟科、木蘭科植物,其花、果、葉含香料成分及藥用價值較高。該縣利用這一優勢,成功引進了中藥材精深加工企業——貴州宏宇侗鄉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已創建了以樟科樹種為主的芳香型中藥材基地1000余畝,目前正在著手加工廠房的建設。這一產業的引進,不僅促進了天然林保護,也為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提供了理想模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