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通訊員 周志光)黎平縣按照“1124”經濟社會發展思路,圍繞縣“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搶抓西部大開發和新階段扶貧開發歷史契機,扎實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新的成就。
該縣大力推進“兩茶一游”的產業發展思路,出臺一系列加快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全縣茶園面積發展到10.18萬畝,油茶林面積發展到16萬畝。以肇興、翹街、八舟河景區為重點,大力加強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
黎平會議紀念館、城中休閑廣場、南泉山民族文化廣場一期工程及縣城垃圾填埋場投入使用。建成縣城客運樞紐站、污水處理廠、三星級賓館兩家及一批上星級和準星級賓館。完成縣城北門新區開發,建成黎陽大道、五開大道、清泉大道、五貴路等一批縣城骨干道路。縣城建成區由2005年的3.5平方公里發展到6.85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由5.2萬人發展到6.9萬人。
黎平機場建成通航,開通黎平至貴陽、廣州航線。廈蓉高速公路即將通車,黎洛高速公路和貴廣高速鐵路快速推進。全縣公路里程達到3548.3公里,較“十五”期末增長57.1%。新增油路396.65公里,通油路鄉鎮達19個,占全縣鄉鎮72%。
該縣大力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兩基”國檢順利達標。小學、初中、高中入學率為99.23%、99.24%、36.1%,分別比2005年提高2.26%、5.48%、4.31%?h醫院住院大樓、門診大樓和縣疾控中心綜合樓相繼投入使用,建成縣中醫院門診綜合大樓、改建25個鄉鎮衛生院,建成371個村級衛生室。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86.7%。
該縣建立健全城鎮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兩個確!睂崿F100%。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力度加大,五年實現新增就業12000人。完成農村危房改造4819戶,建成廉租住房45000平方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2.61%,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面啟動。
2010年預計實現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4億元,財政總收入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6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10元,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