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高瑞)截至3月26日,持續的旱災已造成榕江縣19個鄉鎮,2.624萬人、1.749萬頭面臨飲水困難,35610畝農作物受災,造成農業經濟直接損失4547.7萬元,間接損失7842萬元。針對當前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災,榕江縣采取多項措施,把旱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確保農民增收。
一是做好水利設施的建設與維護。截至目前,全縣下發應急抗旱物資水泥280噸、發放引水塑料水管27430米,開挖應急水井109口,修補老水井13口,維修新建取水壩22座,新增加應急水源點18處,已完工7處。
二是積極做好抗旱協調服務。縣財政及時下撥抗旱救災資金,并積極整合涉農資金投入到抗旱飲水工作上來;縣氣象部門把握氣象信息,做好人工降雨工作;縣水利、農機部門及時組織人員、農機、抽水機(泵)等,采取“蓄、引、抽、提、送”等措施,幫助群眾解決飲水用水難題,并尋找水源,合理調度用水;縣農業部門積極抽調178名農技人員分赴各鄉鎮,深入田間地頭動員群眾調整種植計劃,改種耐旱水稻品種,大力推廣玉米、蔬菜等農作物地膜覆蓋栽培,指導群眾加強田間管理,噴施抗旱劑及有抗旱功能的葉面肥,動員和組織群眾充分利用一切水源如山塘、水庫、河流等,實行人工澆灌或機械噴灌,做到能澆則澆,能噴則噴,使旱災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截至目前,共指導農戶噴施葉面肥3.5萬畝,防治病蟲害3.2萬畝次。
三是積極春耕生產物資的籌備和銷售工作。截止3月26日,全縣累貯化肥9800噸、已銷售1335噸,農藥55噸、已銷售4.5噸,農地膜110噸、銷售35噸。雜交水稻備種175噸、已銷售132萬噸,雜交玉米備種60噸、已銷售26噸,西瓜備種1.6噸,已銷售1噸,各類蔬菜備種2.1噸,已銷售1.1噸。積制農家肥150噸。
四是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確保放心農資下鄉服務于民。今年以來,由農業、物價、工商部門組成的執法檢查組共出動執法車輛41車次,執法人員180余人次,對全縣19個鄉鎮的農資市場開展了多次執法整治工作,檢查種子經營門市108戶,化肥農藥經營門市116家,查獲超期變質農藥16瓶,下發整改通知書5份,取締無照經營農資3戶,暫扣小包裝糯玉米種子28袋,散裝玉米種5公斤,并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凈化農資市場,維護老百姓的合法權益。
截至目前,全縣共投入抗旱救災資金1107萬元,投入抗旱工作人員5.6871萬人次,完成2次人工增雨作業。全縣春耕犁田2.04萬畝,犁土2.4萬畝,完成蔬菜播種面積6.8萬畝,實施水稻育秧0.39萬畝(其中旱育秧0.11萬畝),打孔移栽3.9萬畝,規范蓋膜2.3萬畝,馬鈴薯種植4.5萬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