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岑鞏縣召開全縣“整臟治亂”和“滿意在岑鞏”工作會議。
該縣“整臟治亂”領導小組副組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思陽鎮黨委書記龍世勇帶領相關部門同志督察縣農貿市場時的情景
近來,岑鞏縣整臟治亂工作變被動為主動、變壓力為動力,擦亮窗口、強化監督,深入分析查找問題及原因,上下聯動,強化機制措施落實,進一步加大投入,力爭實現第四季度“整臟治亂”工作升位上檔。
縣委政府高度重視 力推第四季度目標沖刺
針對岑鞏縣今年以來二、三季度整治工作不利局面,該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委書記吳明批示“要迅速分析查清原因,立即加強整改,舉全縣之力抓好第四季度“整臟治亂”工作。”縣“整臟治亂”領導小組組長、縣委副書記吳昌盛,縣“整臟治亂”領導小組副組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思陽鎮黨委書記龍世勇等縣領導多次下到一線,聽取部門匯報,現場開展檢查和調研,并就如何抓好第四季度“整臟治亂”工作、全面扭轉被動局面分別作出要求。“要把‘整臟治亂’工作提高到政治的高度來認識,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負重拼搏,真抓實干,全面實現兩個月摘牌目標。”11月21日,吳昌盛副書記在該縣“整臟治亂”和“滿意在岑鞏”工作會議上強調。縣人民政府縣長吳世勝就抓好當前“整臟治亂工”作也作出了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在經費上予以保障的批示。
職能部門擦亮窗口 齊抓共管掀起新高潮
結合全縣整治工作要求,該縣各級各部門先后召開了專題會議,迅速作出安排部署。該縣整治辦結合省、州“整臟治亂”和“滿意在岑鞏”工作方案,出臺了“開展一次專題學習、開展一次滿意度調查、設置一個‘滿意在貴州’意見箱、開展一次大排查大整治”的“四個一”活動具體做法和措施。
各鄉鎮、各單位在單位干部職工之間開展了一次滿意度調查,相關單位還組織人員到其它單位或行業開展了不滿意問題征集活動。目前,該縣現已收到測評表100余份,群眾滿意率在85%以上。針對群眾提出的不滿意問題,該縣及時向有關部門下發了通知,督促相關部門立即進行調查核實,做好回復工作。各窗口服務單位按照要求設立了“滿意在貴州”意見箱,公布了本單位和縣整治辦電話為監督投訴電話。
同時,各鄉鎮和各職能部門積極行動起來,針對責任區域的“五臟五亂”進行排查和徹底整治。就城鄉結合部、新興大道、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公共廁所、交通秩序等重點部位的治理,還先后召開了部門會議和部門間的協調會議,分析了存在的問題,研究落實了整改方案和措施。全縣上下掀起了齊抓共管、奮力拼博的“整臟治亂”活動新高潮。
宣傳督查升位上檔全社會形成共同參與新格局
該縣充分運用電視、報紙、網絡和移動短信平臺等傳媒方式,正面宣傳報道該縣各級各部門好的經驗和做法,作好輿論宣傳引導。同時,加大了突擊檢查和督查力度,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了曝光,并下發整改通知書。據統計,截止日前,該縣已發送了“整臟治亂”和“滿意在貴州”主題活動短信3條3000余人次,縣電視臺制作了滾動宣傳字幕每天循環播出、縣電信LED播出《責任追究辦法》,并在省文明網、縣電視臺、黔東南日報、黔東南信息港等平臺上發表相關新聞50余篇。縣電視臺、電信LED曝光各種不文明現象11期,下發整改通知書10余份。
各中小學校結合文明素質教育活動內容,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將“整臟治亂”融入學生日常行為和課堂教育之中,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廣泛宣傳 “整臟治亂”和文明行為知識,
投入整改雙管齊下 環衛秩序大改觀
今年以來,該縣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投入1451萬元實施了舞陽河新興防洪堤建設工程,新建堤防護岸3.4公里;投入2429余萬元實施了垃圾填埋場建設工程,設計每天消納垃圾80噸,設計庫容42萬方;投入資金50余萬元實施了城區交通標識標線新建工程;投入資金120余萬元實施了峨山路、新興大道下段亮化工程;投入1000余萬元新建萬福路農貿市場,目前正在完善相關配套設施。特別是第四季度以來,該縣在財力較為困難的情況下,又投入60余萬元配置了1臺清掃車;投入60余萬元配置了1臺垃圾裝卸車和18個大型垃圾收容箱,目前正在緊張的招投標過程中;投入資金8萬余元,實施了城區地漏、人行道地板磚修復工程。
與此同時,各職能部門積極響應,水利部門迅速落實了河道保潔員,每周一次進行河道清理;市政部門加大了對城區建筑工地的管理,從源頭上嚴格控制車輛帶泥上路,并組織對城區街道進行了一次全面清洗,對城區地漏、人行道地板磚進行了修復,加大衛生監督、巡查、保潔和垃圾清運力度,全面實施新興城區垃圾不落地工作;交警部門加強了對城區主干道和高速公路出口亂停亂放整治;商務部門加強了加油站公廁的監督管理,清除了衛生死角;交通部門對汽車站、汽車維修點、加水點進行了綜合治理;國土、信用等各單位按照縣整治辦的要求,對宿舍院落、營業廳等部位進行了整改。各鄉鎮和其它部門也相應開展了整治活動。(楊政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