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樓市涼颼颼,開發商心慌慌,房價拐點“狼真來了” ?房價下跌,很多人盼了很久,很多人怕了很久。可該來的,總是要來。如果說8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首次環比下跌意味著大勢確立,9月正式開跌則是大概率事件。
“死扛的開發商可能拼一把”、“不少在售樓盤價格已經松動”、“買房零首付”、“一萬可抵十萬誠意金”、“全民團購8.8折”....。.唯恐“金九銀十”淪為“銅九鐵十”,各地在猛推供應量的同時,一場大幅度的降價正在醞釀中。
正值樓市調控最嚴之年的最后一個樓市旺季,本報記者兵分多路,深入第一線探尋拐點下的樓市變局,并從今日起陸續推出相關報道。
房價真的挺不住了。
史上最嚴調控之年的最后一個樓市旺季,“金九銀十”已近中局,供給正在井噴,需求或持續觀望,或被取消了購房資格。在一個“去投資”而“純自用”的變局時代,樓市降價已經不可避免。
供應激增VS成交慘淡
樓市到了最微妙時期
9月份第二、三周,沈陽、哈爾濱、北京、廣州等多個地區的秋季房展會陸續開幕,長春等諸多城市也紛紛為“十一”黃金周前后開幕的房展會宣傳造勢。而我們看到的卻是清一色的供給激增和成交慘淡。
9月16日開幕的哈爾濱房展會共有110家單位參展,涉及開發企業85家,參展開發企業樓盤項目6萬余套,面積680余萬平方米。其中,新近開盤銷售項目20個,為歷屆展會參展新項目最多的一次。
在9月15日沈陽房展會上,展出的房源全部為商品住宅項目,41家房地產開發企業推出了51個高中檔樓盤,可售商品房13283套。
更大的供給量出現在長春。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統計顯示,僅9月10日、11日兩天,長春商品房新增可售房源就有2436套,超過27萬平方米。而長春8月份全部商品住宅的新增供應量也不過17.5萬平方米,新增供應套數1668套。成交套數4145套,成交面積38.14萬平方米。也就是說,僅10日、11日兩天的新增供給,就相當于上月長春60%的銷售總量。
如此供大于求的失衡局面仍在繼續擴大。在中國房產信息集團長春分公司分析師看來,如果供給持續這樣擴大下去,降價是不可避免的。
“樓市已經到了最微妙的時期,大幅的房價變化可能就會在近期出現。”該分析師表示。
存量過大VS資金緊張
開發商醞釀大幅降價
據記者調查,與二、三線城市相比,一線城市的供給更為嚴峻,逼近歷史新高庫存正成為開發商“不能承受之重”。
來自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中秋小長假后,北京期房住宅庫存為74023套、現房住宅庫存為38134套,合計庫存總量為112157套。相比端午節小長假后的101985套,住宅庫存上漲了超過萬套。按照9月上旬商品房住宅簽約1459套計算,目前11.2萬套庫存消耗需要超過25個月。
盡管供給量不斷放大,需求卻毫不領情,持續觀望。在北京、廣州等房展會上,多數上演“問詢多于下單”的虛熱場面。
更不容忽視的是,擋在投資客面前的限購令像一把利刃有效切斷了房價上漲的動力。
縱觀這一輪秋季房展會,來自北京、廣州等多數城市的購房者反映,其實房價絕對值下降并不多。不過,從趨勢上看,降價正變得普遍,且幅度在擴大,花樣也更多。除了全款購房九七折、貸款購房九八折等相對“傳統”的優惠促銷方式外,一些原本價格堅挺的樓盤還出現了“買房零首付”、“一萬可抵十萬誠意金”、“全民團購8.8折”等五花八門的促銷活動。廣州市更由房地產協會牽頭組織了“讓利1平方米”的現場優惠,并得到十余家開發商響應。
而根據記者調查,目前的降價其實只是大幅降價的前夜。更多房企在10月至明年上半年,將著手作出大幅降價的準備。“我們現在手里有近400萬平方米的商品房庫存,肯定要以跑量為主,市場價賣7000元/平方米,我們以5000元起價。”哈爾濱一家大型地方房企負責人告訴記者。
專家預計,從各種數據上看,目前市場供需矛盾扭轉,限購對需求抑制效果明顯,開發商為了快速回籠資金,未來一定有更大的促銷沖動。
花樣年集團總裁潘軍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房地產企業會迎來第一輪倒閉潮,并購也將越來越多。
上海
中高端住宅價格松動明顯
滬上樓市保價防線告破
隨著調控深入,上海中高端公寓價格下降趨勢正明顯放大,并將引領更大范圍的降價預期。
“近期房東急拋樓盤大量出現。高端物業的二手房投資客正在積極出貨。”位于上海靜安區的一家住商不動產門店經紀人告訴記者。這家門店主要代理中凱城市之光、靜安楓景、國際麗都城等幾個上海市中心知名高端物業。
據經紀人介紹,急拋房源主要集中于江浙投資客,一套總價700余萬元的物業,議價空間高達20至50萬元不等。“毫無疑問,現在是絕對的買家市場。”經紀人表示。
究其原因,限購令和銀行信貸的緊縮是房價下行的最重要推手。
“如果你是非本市戶籍,又已經購買了兩套房產,那不好意思,除了以公司名義外,你沒有資格買房。”上海住商不動產這位業務人員這樣解釋“限購”的威力。“以公司名義買房又有問題,一是不能貸款,二是公司一旦注銷,一定要在之前轉售房產,不然等同于法人自然死亡,房產歸屬會出現問題。”
銀行信貸的緊縮也將一些剛性購房者擋在門外。購房人李巖(化名)告訴記者,他原本打算購買中凱城市之光一套三室二廳的房子,與房東也已經簽訂購房協議。不過,在銀行最后審貸環節發現,因為其妻子信用卡出現多次逾期,影響其信用評級,較之前計劃少貸180萬元。最后,因為李巖無力多交180萬元首付,只能違約解除購房計劃。到現在,李巖與房東的違約糾紛仍未和解。
一手房市場上,上海房價下行趨勢也已經顯現。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市場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1日至9月20日期間,上海持續成交的新建商品住宅項目共有208個,如追蹤其逐月價格變化,則發現均價環比下降的盤數由7月時的100個擴大至9月期間(截至9月20日,下同)的114個,降價樓盤占總供給比例為55%。而這些增加的降價盤環比降幅多在10%以上。
21世紀不動產上海銳豐總經理葉厚彪表示,新盤降價同時,也在無形中影響著市場預期,使得買家對后市的看空情緒升溫。截至9月20日,全市共有29.02萬平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僅為同期供應水平的60%。
銷售不暢正導致上海可售房源的不斷積壓。上海網上房地產顯示,截至昨日,上海可售一手住宅面積達到829萬平方米,接近歷史高位,目前的存量房去化周期超過13個月。
北京
最多跌了近三成
京城房價“真摔”蔓延
最高24000元/平方米,現在跌到了17000元/平方米,這就是北京通州某樓盤的真實寫照。
金秋9月,本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北京多個地段的房地產市場,房價“真摔”成了最直觀的感受。盡管這種實質性下降的蔓延態勢正越來越強化,但購房者似乎并不急于出手,二手房中介門店門可羅雀,“量價齊跌”已經讓人感覺到一絲秋天的寒意。
遠中心地區:
房價下降接近30%
從天安門一直向東約25公里,就是通州云景里小區,在2009年、2010年北京樓市最火爆的時候,這里的商品房均價在20000元/平方米左右。而目前這里的二手房價格,大都已經降到15000-16000元/平方米。
上周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在天安門乘地鐵1號線,再倒八通線,到梨園站下車時已經11點出頭。雖然一路上乘車的人越來越少,顯得人氣不旺,但是一出地鐵口,卻是一片人頭攢動的喧鬧景象,往南走200多米,就進入了云景里小區。
“這是通州最繁華的一條街,購物、餐飲各種服務配套應有盡有。”21世界不動產北京安信瑞德加盟店李經理說,目前云景里有一套急著出手的特價小戶型房,“50平方米,89萬,均價每平方米為17000元多,挺劃算的。”
“價格這么高還劃算呀,聽說這邊的房子均價也就15000-16000元。”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問道。
“你知道這房子最高時報價多少嗎?24000元/平方米!現在是業主有點著急了,所以才掛這個價格出手的。”李經理說。
“價格低的也有,有的房子均價甚至能到每平方米12000元,但是戶型往往不好,您看旁邊還有其他中介公司,情況都差不多。”
記者隨后以購房者身份又走訪了鏈家、我愛我家、天興苑等幾家中介公司,了解到的情況卻不盡相同,云景里小區的房子報價沒有再高過17000元/平方米的,大都集中在15000-16000元/平方米,顯然此前的所謂“特價房”并不便宜。
“市場最好的時候,通州梨園附近的房子均價每平方米都在19000-21000元之間,總的來看目前房價平均下降了5000元/平方米左右。”鏈家地產新時尚街區店一位工作人員說。對此,附近了其他中介人士也大都如是說。
記者通過實地調研綜合來看,北京通州梨園的房子已經實質下降,平均降幅23.8%-26.3%,個別房子的最高降幅甚至達到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