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手
節日效應對蔬菜影響較大
“每年一到過節,價格就噌噌地往上漲。”北京鑫利厚農貿市場的一位經營豬肉的商戶對記者說,現在從批發市場進貨的豬排骨價格相比中秋之前每斤上 漲 了1塊錢 。另一位雞蛋商戶說,雞蛋價格從不久前的5元/斤漲到5.3元/斤,過節期間價格“百分百還會上漲”。
事實上,8月底至9月中旬,食用農產品市場掀起“中秋節行情”。其中中秋節前是糕點企業的備貨高峰期,白糖和雞蛋價格的漲勢明顯。
隨著10月份的臨近,“國慶行情”再次顯現。以豬肉價格為例,全國豬肉價格自8月下旬以來穩中有漲,漲勢一直持續到中秋節。中秋節過后,豬肉價格略有回落,但隨著國慶長假的到來,價格再次回升。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最近一周 以來,全國豬肉價格基本止降企穩,豬后臀尖肉、豬五花肉價格上下波動不超過兩分錢。
河北承德信息采集員27日反映,受國慶節日效應影響,當地豬肉價格再次上漲,豬后臀尖肉、豬五花肉價 格分別較26日上漲3.1%、3.2%,每斤分別至16.50元、16.00元。
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還顯示,8月中旬以來,全國牛肉價格持續上漲,中秋節過后略有回落,9月16日開始又有所上漲。目前,全國牛腱肉、牛腩肉價格均明顯高于去年同期,9月27日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4.7%、16.7%。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市場分析師濮曉鵬告訴記者,生鮮產品特別是蔬菜受“節日效應”的影響較大,從9月前四周的數據來看,蔬菜價格已經止跌反彈,月度環比漲幅超過10%。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26日發布的通知要求各區縣價格主管部門,全力做好國慶節日期間以及下一階段市場價格監測和監督檢查工作,重點加強對大型批發市場、社區農貿市場、超市糧油、肉禽蛋、蔬菜、奶制品等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和市場價格變動情況的監測、檢查。
預期
總體上漲的趨勢不會改變
進入10月份以后,肉類、糧油等農產品均將迎來消費旺季,一些品種的供需矛盾將更為加劇,為價格上漲帶來不小的壓力。
農業部近日發出通知稱,隨著國慶節臨近,農產品消費進入旺季,同時由于秋季農產品集中上市、氣候逐漸轉冷,影響農產品市場運行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通知要求各級農業部門采取五項措施,防止出現個別品種滯銷賣難,避免因供應緊張造成農產品價格過快上漲。
“10月開始直至元旦、春節前都是包括豬肉在內的畜產品消費集中期,特別是農村市場春節期間的消費量占全年比重較大,加上供給不足的局面沒有明顯改觀,豬肉價格可能還會出現大幅上漲。”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郭會勇對記者說。
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劉通認為,現在仍然處于消費的淡季,盡管豬肉上市量同比下降明顯,但是高肉價確實抑制了部分需求,所以肉價出現回落。一旦進入消費旺季,肉價的反彈就不可避免。
食用油市場,上半年處于消費淡季時,記者在農產品市場曾聽到商戶反映,“市場冷冷清清,價格漲不上去”。隨著金龍魚等品牌開始提價和消費旺季的到來,食用油價格開始進入上漲通道。
鑫利厚農貿市場的糧油經銷商指著金龍魚5升裝的調和油對記者說,半個月前每桶價格是58元,現在已經漲到了62元,此后可能還會提價。
隨著露地蔬菜退市,蔬菜價格也將進入季節性上行通道。濮曉鵬認為,菜價上漲有周期性因素,因為大棚菜成本高于露地菜,“南菜北運”的運輸成本也不小。但因為種植面積擴大,不大會出現去年大幅上漲的情況,國慶節后環比漲幅應該較9月有所回落。
郭會勇認為,總體農產品價格在往上走 , 上漲的壓力仍然非常大。現在國際市場糧價處于相對低位 , 后期可能存在大幅上漲的過程,尤其是大豆和豆粕漲價很容易傳導到國內,將帶動飼料以及畜產品價格的上漲。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來,相比季節性需求的增長,農產品漲價更主要是受到成本持續上升的驅動。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秦富告訴記者,農產品價格總體上漲的趨勢不會改變,特別是生產資料、用工費用、運輸成本的上升對推動農產品價格上漲影響較大。(記者 白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