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羅宇凡、華曄迪)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的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透露出新的信號。隨著多個城市房價同比、環比漲幅的明顯回落,房地產市場數據上的拐點已經初露端倪。業內人士認為,持續已久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已取得明顯效果,但要保證調控目標的實現,既有的政策力度仍舊不容松懈。
一線城市環比停漲 數據拐點悄然出現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作為樓市的傳統旺季,9月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17個,持平的城市有29個。與8月份相比,9月份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增加了1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3%。更為關鍵的是,作為國內樓市風向標的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的房價環比再次全面持平停漲,這已經是四大房地產一線城市連續第三個月處于環比停漲的狀態。
與此同時,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同比漲幅回落的城市高達59個,比8月份增加了19個。9月份,同比漲幅超過5.0%的城市已經從今年3月份的42個,減少為20個。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總監張大偉表示,全國70個指標城市的價格數據已經明顯出現了數據上的拐點,特別是京滬穗深等幾個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進入了下降通道。房價從2009年來的爆發式上漲,在最嚴厲的限購、限貸疊加影響8個月之后,數據逐漸開始進入下調階段。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認為,數據的變化表明今年樓市調控已經取得一定效果。四季度成交量或將落入全年谷底!耙环矫,一線城市嚴格的調控使其效果遠遠超過二、三線城市。9月北京、上海和深圳樓市成交量環比分別下降60.3%、60.5%和62.9%。‘金九月’成交量萎縮明顯。個人房貸緊縮由二、三線城市蔓延至一線城市,可能再度降低部分剛需的購房意愿。”
在全國樓市量價雙雙回落的情況下,9月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也降至100.41,連續4個月下降后,已經在臨界線左右徘徊。張月認為,這表明開發企業對于后市明顯缺乏信心,市場預期即將由樂觀轉為悲觀。在這樣的預期下,房企對于量跌引發的價跌更容易接受,甚至部分房企降價救市的決心也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