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政府網消息 為進一步鞏固村(居)基層組織,確保村(居)各項建設后繼有人,黃平縣采取四項措施,切實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
一是精挑細選。嚴格規范選拔程序,先由村(居)黨組織推薦和黨員推薦,然后通過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選定初步人選上報鄉鎮黨委,經鄉鎮黨委把關后上報縣委組織部。縣委組織部對推薦的后備干部初步人選進行考評核實,嚴把選人關,把具有專業特長的“土專家”、“田秀才”、回鄉青年、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人才吸收進入村(居)后備干部隊伍。今年村(居)兩委換屆后,全縣新建立了695人的村(居)后備干部隊伍。
二是加強培訓。堅持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相結合,利用農技校、黨校、現代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廣播電視大學等陣地,先后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12期。定期、不定期安排后備干部進行黨的十七大精神、科學發展觀、涉農政策、市場經濟理論、法律法規以及基層工作方法等學習,同時積極開展“一村一名大學生”活動,推薦村(居)干部和后備干部到電大和黨校進行學歷教育,并通過多向他們交任務、壓擔子,切實加強實踐鍛煉,提高實踐能力。目前,已有12名村(居)干部拿到了電大和黨校的大專學歷證書。
三是嚴格管理。對后備干部進行跟蹤考察,讓黨員群眾代表集中評議,量化打分,及時掌握其思想動態和工作表現。建立村級后備干部優勝劣汰、流動管理制度,對綜合考察不稱職、群眾評議不合格的果斷淘汰,及時把想干事,能干事黨員群眾補充進村(居)后備干部隊伍。結合考察村級班子契機,按照“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標準,對村(居)后備干部進行一次全方位考核,將考核情況作為村(居)后備干部選用提拔的重要依據。
四是量才施用。積極為村(居)后備干部搭建鍛煉平臺,根據后備干部的特長和崗位需求,對后備干部壓擔子,有意安排后備干部協助管理計劃生育、矛盾調解、維護穩定等重要工作,在實踐中提高他們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村(居)后備干部的綜合表現情況和村班子建設的實際需要,及時把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后備干部推選到村級班子上來。今年村(居)兩委換屆后,已有676人新進入村級領導班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