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片區開展安全工作走在小路上的情景
一副拐杖一片情 一腔熱血灑鄉村
——記劍河縣公安局社區侗族民警李岱桓同志帶傷進村入戶開展工作紀實
2011年11月16日,在革東鎮五岔村潘全羊的家里,筆者看到劍河縣公安局革東鎮派出所片區民警李岱桓同志在回訪特困戶家庭糾紛的情況,潘全羊11歲的女兒抱著支助她上學的李岱桓同志,像見著了久別的親人放聲痛哭:“謝謝你伯伯,我一定聽話、一定好好讀書”。周圍的群眾看到此情此景也熱淚盈眶,潘村長感動的說:“你們這樣的警官實在太好了,我岱表全村群眾感謝你們”。
李岱桓同志今年58歲,是一名工齡有37年的老民警。他不僅是一個性格開朗、事業心強的干警,還是該縣宣傳文化基層戰線上的一名文藝骨干。他從事的職業很多,1972年開始在農村放電影,1983年光榮入伍成為一名貴州消防戰士,1986年復員后進入公安隊伍一直從事基層工作,2010年10月從看守所調到革東派出所,承擔起了社區警務室的繁重工作,每天都能在農村見到他忙碌的身影。
在交榜村指導建立健全安全防火檔案
在他擔任城東社區警務室民警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就成功調解了五合村潘喬祥、潘喬壽兩戶長期的土地糾紛、五岔村潘全羊夫婦特困家庭糾紛等疑難糾紛5起,并個人解囊資助潘全羊兩個孩子上學的部分費用,他還主動幫助申請解決了革東鎮五河村小學校舍建設、師生飲水等問題,為群眾辦好事十余件。同時,還開展了警區內的人口管理、行業場所管理等大量工作,當地群眾被李岱桓同志的精神深深的打動。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卻降臨在他的身上。2011年4月29日,他在參加全州公安文藝演出籌備會的途中被一輛出租車撞倒致其右腿骨折,住進了醫院進行康復治療。在住院期間還不忘轄區的工作,時時打電話問問這家的生活如何,那村的安全情況怎樣,心里總是萬般放心不下。由于他年齡偏大,在治療過程中傷情恢復相當緩慢,治療兩個多月后,他幾次拄著拐杖想重返工作崗位,但最后都是力不從心,他懊惱自己當時為什么不小心一點,責怪自己的腿不爭氣。越是在逆境中就越要奮發圖強,李岱桓從此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盡快回到工作崗位上。2011年8月7日,李岱桓同志終于憑借自己頑強的毅力,在休養了3個多月后拄著一副銀色的拐杖重新回到了他的社區警務室。就這樣,李岱桓同志用兩手拄著拐杖每天奔波于各個村寨、特行場所、居民小區、重點單位、要害部位……。他經常起早貪黑工作在轄區第一線,有時連女兒都照顧不上,經常啃饅頭、吃冷飯。公安局、派出所領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多次勸他回家休養,社區的工作另外安排其他同志來做,但這位倔強的老同志卻以傷病需要經常鍛煉才能恢復得快為由,一一回絕了前來勸說的領導,他說:“現在我能干就干點,過幾年干不了了,你們嫌我擋路,我也不干了”。幾次勸說無果后,領導們也只好同意他繼續擔任警務室的工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