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雷打塘風光
據(jù)中國民族宗教網(wǎng)消息 在黔東南州劍河縣南加鎮(zhèn)半山腰的臺地上,有一處美麗而神秘天然湖泊——雷打塘。因為它能夠預(yù)報何時下雪,被當?shù)厝朔Q為“氣象臺”,引來了不少探秘者,成為人們游覽的好去處。
雷打塘長約1200米,寬300米,水深34米,水域面積227畝,蓄水量192萬立方米。分別由3個水塘組成,由大到小分別稱為“嫂塘”、“姑塘”和“狗塘”,統(tǒng)稱為“雷打塘”。
地質(zhì)部門分析,塘的形成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是一次巨大的山梁崩塌將小溪堵塞而成。當年崩裂的痕跡還隱約可見,其山如刀砍斧削一般。
雷打塘景色迷人,分為濁濤雪兆、水上虹霓、湖中噴玉和塘邊春色。湖畔的塘邊村居住著144戶人家,房前屋后樹木蔥郁。
春天到來的時候,整個村寨被盛開的桃花、梨花所掩映。“梨白干樹描繪塘邊春色;桃紅萬朵裝點湖畔碧波。”村里的以幅對聯(lián),描繪的正是這個村寨的美景。
如今,這里交通便利,311省道從村口通過,步道硬化直至每家門口。每年慕名前來觀光旅游的人絡(luò)繹不絕。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許多觀者在游覽時都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可惜!好多可以開發(fā)的景點都還沒有開發(fā)。”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都挖掘旅游資源的潛力,不斷地發(fā)展旅游業(yè)。旅游文化已成為當今主流,不少地方甚至成為支柱產(chǎn)業(yè)。做好旅游文章,打造旅游精品,雷打塘、塘邊村擁有得天獨后的優(yōu)勢,理應(yīng)成為一張絢麗的名片。
沉睡了幾千年的雷打塘,猶如藏在深閨的一位妙齡村姑,原本容貌俊秀,若再稍加修飾,豈不天姿國色賽西施?
把雷打塘和塘邊村打造成一個集休閑、避暑、療養(yǎng)為一體的旅游勝地,是當?shù)厝说墓餐脑浮K麄兿M@一美好的愿望能夠?qū)崿F(xiàn)。(石慶偉 姜飛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