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0年,黎平縣農民克服三季連旱帶來的巨大困難,頂著全球金融危機的壓力,更新增收觀念,轉變增收方式,拓寬增收渠道,人均純收入突破了3000元達到303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2元,不扣除物價因素增長16.63%,是近10年增速最快的一年。
據黎平縣農調隊的調查資料表明:外出打工得到的勞務收入仍是黎平農民增收的“主力軍”。當年農民通過在省外、縣外、在家門口打工得到的勞務收入人均達1296.4元,同比增收172.1元,增長15.5%,其中,隨著過境廈蓉高速公路、貴廣快速鐵路的動工和該縣其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的加大,黎平農民在家門口打工得到的收入449.7元,增加106.1元,增長30.9%。
家庭經營純收入作為農民的基本收入,黎平農民在特大干旱的影響下,奮力抗旱,搶種搶收,適時調整種養結構,發展多種經營,人均收入為1318.3元,同比增收151.3元,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純收入1036.1元、二三產業純收入282.2元,分別增長12.2%和15.8%。
以種糧補貼、農機補貼、農村低保、家電下鄉、農村醫合、農村危房改造補貼、退耕還林補貼等為主的國家民生保障性惠民政策收入逐漸成為農民新形勢下增收的亮點。去年,黎平農民從國家惠農政策性中得到的收入人均達353.3元,較上年增收98.8元,增長了38.8%,是年內增長幅度最大的一項收入。(唐學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