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17時許,由黎平縣黨校常務副校長、黎平縣農廣校校長吳玉友率領的黎平縣永從鄉三龍村代課老師吳再瓊以及6名侗族女孩,從廣州安全飛到了黎平機場。她們代表獲得75萬元資助的黎平縣150名被清退的山村代課教師,用侗歌向好心人表達感激心聲,完成了“燃燭行動”的廣州感恩之行。
從4月14日至15日,致力于援助西部代課教師的“燃燭行動”階段性報告會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多媒體會議室召開。6名來自貴州省黎平縣的小學生身著民族服飾,唱著侗族大歌,給與會代表獻上侗族刺繡彩帶,代他們的老師表達深深的謝意。黎平侗族女孩優美的侗族大歌,給對發起和主辦“燃燭行動”的南方周末報社、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國平安、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等機構的公益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們在《天地人間充滿愛》的侗族大歌里唱道:“天地有情,人間有愛,沒有天地,萬物何來。我想唱蟬歌,獻給好心人。天地人和,笑口常開。”
“燃燭行動”于2008年3月由《南方周末》發起,旨在援助西部代課教師走出失業后的困境,至今已持續3年。第三期活動于2010年5月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國平安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的聯合支持下,從貴州黎平縣開始實施。從2010年6月起,“燃燭行動”工作組先后走訪黎平縣25個鄉鎮87個村寨。年底在300多名被清退的代課教師中確認了150名目前生活最為困難的老師,并給予了每人5000元的資金援助。
出席發布會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秘書長劉選國說,“燃燭行動”是一個援助數額不大但非常有意義的項目,通過提供給代課教師技能培訓和資金援助,讓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實現自力更生,是一種“授人以漁”的援助方式。
(陸書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