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月底,黎平縣侗鄉福生態茶業又從上海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上捧回一枚銀獎,自此,黎平茶葉已獲得了11項全國性大獎項。按理說,一直在向國內外茶葉市場左沖右突的黎平茶業界應該是無上光榮,興奮不已。但是,從黎平茶葉產業業協會那里獲悉的情況,卻是各家茶企業和茶葉專業合作社對此只是泰然處之。對此情態,黎平縣茶葉產業發展局的一位負責人解釋,黎平茶葉在全國性的評比上屢獲獎項,證明了黎平的茶葉是過得硬的,是上得了檔次的。事實證明,黎平的茶葉是得到過國家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審定的,品質達到國內名優茶水平,被該中心認定為定點企業,無公害放心茶。又經中國質量保障中心評定為國家合格質量放心食品。
好酒不怕巷子深,最近幾年,黎平各家茶葉企業和茶葉專業合作社的茶葉產品都還算是走俏市場,甚至還有點點供不應求。黎平茶葉既然闖出了路子,又得到了榮譽,還撿到了票子,黎平茶界還有什么不能滿足的呢?
茶葉局負責人坦言,我們的目的不在于幾塊獎牌,而是市場,而市場競爭卻是殘酷的,目前,黎平的茶葉基地雖然已經擴展到10.18萬畝,但是,可采摘茶園尚不足5萬畝,并且,這些茶葉基地分散在全縣十多個鄉鎮57家茶葉企業的范圍之中,由于各自為政,黎平茶葉價格內耗比較嚴重,由于茶葉加工分散,加上茶葉加工設備良莠不齊,造成了茶葉產品優劣不一致,極不利于黎平茶葉群體沖刺,因此,黎平茶業人士清醒的認識到,黎平茶葉要想把穩市場,就必須走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道路。
走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道路才是黎平茶業人士的共識和真正目的。特別是趙克志省長到黎平縣苦李井茶葉基地調研時的指示,更加堅定了黎平茶企業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信念。趙克志省長在今年5月14日黎平之行指出:茶葉產業是一個富民產業,黎平這樣的山區和氣候很適合種植發展茶。他要求黎平要加大茶產業的輻射效益,擴大茶葉深加工,延伸茶葉的產業鏈,提升茶葉效益。他還強調:全省將發展500萬畝茶葉的目標不動搖,要不斷做強做大茶葉產業。
近年來,黎平縣一直在探索茶葉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道路,這個縣依托貴州省政府大力發展茶葉產業的良好時機,把茶葉產業作為全縣兩大農業重點產業來抓,大力發展茶葉產業。通過整合資金,依托科技,形成“公司+大戶+專業合作社+基地”為主的發展模式,并已經涌現出3家省級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8家州級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并建立起44家茶葉專業合作社。
(黃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