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消息 黎平縣高屯鎮桂花臺茶場茶農吳國琳,把鎮上的閑置低產土地承包下來打理成茶地,并建起了茶葉加工廠。今年投產的90余畝茶地全都種上了優質龍井茶、柳葉白茶,不僅自己致富,還帶動當地500多名農民在茶產業上實現了增收就業。
黎平縣境內無工業污染,具有建設有機生態茶園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全縣宜茶坡地達125萬畝。多年來,該縣把茶產業作為增加就業崗位,提高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來培育。以企業帶動茶農,以品牌拉動產業。全縣涉茶農戶1.8萬戶,受益12萬人以上,助農增收上億元。
為加快茶產業發展,該縣每年安排300萬元支農資金作為茶葉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全額用于茶苗圃建設的基地化經營、扶持龍頭企業、新建加工廠、品牌宣傳推介、茶葉品牌標準的制定和認證等。同時規定,新建茶園由縣里無償提供茶苗并補助一定金額的整地費,對茶葉種植還輔以一定數額的貼息貸款,積極鼓勵各方人士參與發展茶產業。
黎平縣組織茶葉專家組成茶葉技術指導組,以分片包鄉和深入茶園建設實施點全程跟蹤的方式,隨時對種茶大戶和建有茶葉基地的鄉(鎮)、村開展茶葉種植技術培訓,加強技術指導。開辦茶葉技術培訓班,不斷提高茶農的管理理念和種植水平,讓茶農個個成為專家。目前,該縣茶園實現了縣域全覆蓋,遍布于全縣25個鄉(鎮),茶園總面積已達12萬畝,年產干茶2600余噸,產值逾2億元。
黎平茶業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讓“黎平茶人”成為當地老百姓口中財富擁有者的代名詞。下一步,該縣將擴建優質無公害茶葉基地,大力發展無性系優質茶葉種植,加快現有茶園改造,擴大生態有機茶園,每年發展優質茶2萬畝以上,力爭到2015年,新建優質茶葉生產基地10萬畝,使茶園總面積達到20萬畝。(劉輝 吳興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