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為紀念中央政治局黎平會議召開77周年,中共黎平縣委在黎平縣政協大會議室舉行廣播劇《黎平曙光》座談會。貴州人民廣播電臺高級編輯、主任陳發林、高級編輯、副主任熊志剛、廣播劇《黎平曙光》制片人毛彩蘋、主任錄音師令狐昌健、中共黎平縣委常委、縣人武部政委鐘家榮、黎平縣政協副主席于一元、以及有關單位的負責同志、黨史專家、部分退休原縣級領導共43人出席座談會。
為挖掘紅色文化、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唱響時代主旋律,中共黎平縣委、縣政府與貴州人民廣播電臺聯合錄制反映黎平會議的三集廣播連續劇《黎平曙光》,已在“七•一”期間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貴州電臺和部分省級電臺播出。已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引起聽眾的強烈共鳴。許多聽眾認為該廣播劇是“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教材”。
《黎平曙光》以黎平會議為背景,反映了紅軍長征路上生死存亡關頭的重大戰略轉折,塑造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王稼祥、彭德懷、聶榮臻、賀子珍等一大批革命中堅在危難時刻的歷史群像,給今天的我們以教育和啟示。這次與貴州人民廣播電臺的成功合作,說明要促進黎平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就必須加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堅持以開放的姿態,開放的行動打好文化這張牌。
座談會上大家踴躍發言,一致認為:我們必須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和十七屆六中全會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省委書記栗戰書在黔東南視察調研工作時提出的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發揚“敢闖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的黎平會議精神,真正把思想統一到發展上來,把心思集中到發展上來,把力量凝聚到發展上來,更加解放思想、更加開拓創新、更加振奮精神、更加扎實工作,自加壓力,銳意進取,奮力趕超,在推進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征程中,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光輝業績。圖為座談會會場。(陸書明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