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縣是中國革命老區,中共中央在黎平召開長征途中第一次政治局會議——黎平會議。紅軍先后三次進入黎平,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與遺跡,擁有極其珍貴的紅色文化資源。
全縣共有56 個革命遺址,其中,黎平會議會址、黎平革命烈士陵園分別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烈士建筑物保護單位。黎平會議會址先后獲得“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等多項殊榮。
近年來,黎平縣著力打造紅色文化旅游品牌,編制了《黎平縣紅色旅游景區建設方案》、《黎平縣旅游資源保護開發管理暫行辦法》等,為紅色旅游的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營造全縣點、線、面一體的以紅色文化為核心的多元文化旅游景區網絡。完成了翹街古城保護性規劃,規劃設計正陽橋 — 東門古城垣 — 東門坡頭 — 黎平會議會址 — 兩湖會館 — 小巷古民居 — 紅軍廣場 — 南門古城垣 — 南泉山 — 革命烈士陵園等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將紅色旅游納入全縣旅游業發展的總體規劃。
黎平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紅色遺跡的保護工作,把紅色旅游作為旅游產業發展的重點之一積極開發。先后采取各種措施,整理革命文史資料,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并先后累計投入 2000 余萬元,對以黎平會議會址為核心的包括毛澤東住處,張聞天、王稼祥住處,中央紅軍干部休養連、中央紅軍教導師住處,福音堂李德、博古、凱豐住處,中央蘇維埃國家銀行辦事處舊址,陳云、鄧小平、劉少奇住處,兩湖會館等紅色遺址建筑群進行了有效的搶救和保護,基本還原了古城翹街的本來面貌。今年6月11日,黎平翹街入選為第三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黎平縣是中央紅軍長征西進貴州的第一城,被列入全國100 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和全國30 條紅色旅游精品線,是貴陽 — 凱里 — 鎮遠 — 黎平 — 通道 — 桂林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上重要的接點,逐漸成為全國的旅游熱點。投資4835 萬元的黎平會議紀念館2009 年12月18日正式開館并免費對外開放,截止2011年11月,共接待游客85 萬余人次。(姚吉宏 周志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