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立體公路網絡 引資開發特色資源
榕江經濟借“大交通”攀升
1至8月財政收入1.7億元同比增長76.95% 1至7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92億元同比增長166.9%
金黔在線訊 9月6日,榕江縣連接廈蓉高速公路匝口的濱江大道和連接貴廣快速鐵路火車站的榕江新大橋同日建成通車。5年間,榕江縣通車里程從663公里增至2451公里,基本形成高速高鐵匯縣城、油路便道連鄉村的立體公路網絡。良好的交通環境正帶動這個處在九萬大山腹地的侗鄉經濟邁入“高速時代”,今年1至8月,該縣本級財政收入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6.95%;1至7月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6.9%。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70多年前,毛澤東長征過黔東南苗嶺時,有感于榕江縣八寶山的高聳云天而寫下膾炙人口的詩篇。征服崇山峻嶺激發了詩人萬丈豪情,卻真實地道出榕江“上山上登天,下山到溪邊,兩山能對話,走路大半天”的尷尬交通景況,崇山峻嶺也正是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攔路虎”。2006年前,全縣通車里程僅663公里,100個行政村不通公路。
時移事易百戰堅,深山今日橋頭堡。2007年底,廈蓉高速公路和貴廣快速鐵路過境榕江,并設立兩個高速出口和一個中心火車站,榕江交通建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我們必須依托兩高建設帶動建設好家門口的公路,把鄉村公路與大通道連接起來,讓交通改變山區群眾生存和發展現狀。”縣委書記白躍軍的話成為全縣干部群眾的共識。
在三江鄉,記者看到縣交通運輸局正組織人員打通黃土坡滾狗灣崖壁路段。近年來,該縣積極做好鄉村公路網建設規劃,加大公路建設投入,組織群眾開山劈石、修路架橋,至目前,全縣通車里程達2451公里,其中通村公路1900多公里,266個村和346個自然寨通車,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
交通條件的改善,激發了當地打工青年回鄉創業熱情,他們積極開發山里的特色資源,帶動農村發展、農民致富。如今的八寶山諸峰上,鄉村公路猶如條條白色的帶子盤繞不斷,瑤鄉農民的一個個香羊養殖場讓群山煥發無限生機。怎貝村養羊大戶瑤族農民盤耘山說:“我的香羊兩小時便可運至州府凱里市場。”計劃鄉加宜村村民鐘成山投資80萬元建成竹板竹器加工廠,年加功楠竹20萬根以上。
榕江人民一邊享受著交通改善帶來的諸多便利,一邊進一步加快公路建設步伐。今年以來,該縣著力提升國道、省道、縣道、鄉道等級,疏通村寨公路網。記者看到,投資1.76億元的321國道過境二級公路改造、投資1.22億元建設的鄉村旅游公路、鄉村公路升級鋪油改造工地鏖戰正酣。“十二五”期間,劍(河)榕(江)、榕(江)荔(波)、黎(平)榕(江)等高速公路項目將開工建設。
“大交通網絡已讓月亮山和雷公山區融入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經濟圈,我們的蔬菜、水果、林產品直銷珠三角地區。”無論是外出招商,或是接受媒體采訪,白躍軍總是不忘亮出榕江的交通、區位和資源優勢。
榕江工業園區正是因路而興。在榕江北城工業區貴州宏華木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100余名工人正在安裝生產機械、裝卸木料,一派繁忙。據了解,目前榕江工業園區已入駐企業27家,建成投產企業15家,在建設企業10家,累計投資38.68億元。
縣長肖克說,便捷的立體公路網絡使山海相連,城鄉相接,帶動了以蔬菜、水果、香豬、香羊等為主山區特色農業開發走向規模化、產業化,以三寶侗寨、茅人河為核心的民族文化旅游吸引著眾多游客。全縣生產總值由“十五”期末的7.34億元增長到去年的19.09億元,農民人均收入由1613元增至3000多元。(黃秀福 潘廣林 朱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