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網 以學校建設為切入點,走好“學有所教”這步棋。加快城區學校建設和改擴建步伐,著力解決大班額和就學難問題;調整農村中小學布局,撤并了72所農村中小學,并配備了課桌凳、圖書儀器、體育器材等,改善了辦學條件;縣財政安排資金9萬余元,專門用于中小學教師培訓、提高素質;切實落實好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和扶貧助學政策。
以衛生設施建設為切入點,走好“病有所醫”這步棋。加快縣人民醫院整體遷建工作,不斷完善鄉鎮衛生院就醫條件,加強醫療隊伍建設,完善醫保和新農合監管機制,實現城鄉醫保全覆蓋,推行大病醫療保險和大病醫療互助,解決大病致貧問題。
以抓好保障性住房為切入點,走好“住有所居”這步棋。著力擴大農村危房改造、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努力使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新就業人員住有所居。“十一五”期間,共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261戶,新建廉租住房120套,2011年計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325戶,并建設608套廉租住房和34套經濟適用住房。
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切入點,走好“困有所幫”這步棋。2011年免費技能就業培訓740人,積極開發就業途徑,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鼓勵和引導“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和大中專畢業生自主創業、自謀職業、靈活就業。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擴大覆蓋面。城市低保標準由原來的150元/月提高到180元/月,農村低保年標準由750元提高到1200元。
以社會福利中心建設為切入點,走好“老有所養”這步棋。進一步加快社會福利事業發展,2011年投入150萬元修建縣社會福利中心,建成后的縣社會福利中心,可集中供養五保老人120人以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