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施秉縣委書記彭世平深入到馬號鄉六合村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扎扎實實幫群眾工作。
8月28日,施秉縣委書記彭世平帶領該縣委辦、縣發改、財政、民政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深入到紫荊村詳細了解了該村農田水利灌溉情況、烤煙收購情況、中藥材價格行情等情況,得知該村“兩委”想辦一個規模10畝的中藥材種植示范點,既可作為黨員創業帶富示范基地,又能增加收入補給村“兩委”各項辦公開支的情況后,彭世平當即要求施秉縣財政部門按低息解決了貸款5萬元的周轉資金。接著,他先后深入到恒盛公司現場辦公,解決公司在生產和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協助企業解決各類糾紛,鼓勵和支持公司抓緊發展、加快發展。8月24日,縣長敖瓊率農業生產技術員頂著高溫烈日,深入雙井鎮田間地頭,實地察看旱情,了解百姓疾苦,與當地干部群眾共商抗旱救災大計,送去了慰問金2000元,堅定了他發展的信心。一句句溫暖的話語,一件件親民的實事,一項項深入的調研,折射出施秉縣委、縣政府對基層基礎工作的重視、對群眾生產生活的關懷、對百姓冷暖的牽掛……
這是施秉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扎扎實實幫群眾”工作活動的一個縮影,也是施秉縣委、縣政府關心基層基礎工作的一個見證。
自活動開展以來,施秉縣委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立即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扎扎實實幫群眾”工作,并與當前開展的“四幫四促”、“科級干部下基層”活動結合起來,健全完善科級干部定點聯系幫扶制度,明確40個重點單位開展幫扶工作,要求領導干部深入企業、深入項目、深入農村、深入社區,著力解決基層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困難,真正把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落到實處。
特別是今年7月以來,該縣大部分地區出現持續高溫干旱天氣,給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據統計,全縣1.56萬人和1.15萬頭大牲畜存在飲水困難,農作物受災17.61萬畝,占種植面積的65.19%。因災已造成8個鄉鎮經濟損失達14527萬元以上。其中,農作物經濟損失11527萬余元,工業經濟損失3000余萬元。旱情發生后,該縣結合當前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扎扎實實幫群眾”工作活動的要求,扎實有效開展抗旱救災工作。該縣財政及時安排了56萬元抗旱資金投入抗旱,縣水利、農業等部門投入2950臺套農機具參與了抗旱救災工作,鋪設引水管45公里,溝渠防滲25公里,有效解決了3000余人的生活飲水困難問題,改善灌溉面積860余畝。此外,該縣及時落實32萬元專項經費實施人工增雨作業,最大限度減少農業損失。同時,明確16名副縣級領導干部和79個縣直部門與64個行政村、10個社區結對幫扶抗旱救災,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重點支持。目前,該縣投入抗旱力量2.59萬人,落實結對幫扶資金46萬余元,幫扶水泥、管材(35507米)、抽水機具、鋼材物資折合20余萬元;組織出動送水車500余車次,向災區運送飲用水220余噸;發放抗旱用油14.5噸,抗旱澆灌面積7700畝,臨時解決了8400人和6600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
同時,以改善民生為重點,把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該縣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農村危房改造、就業和再就業等社會保障體系,把惠民政策落到實處。目前,該縣先后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261戶,新建廉租住房120套,爭取到財政“一事一議”獎補項目299個,投入資金4046萬元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235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5514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2.25%,提供就業崗位2332個,培訓農村勞動力7305人。
在不到10天的時間里,施秉縣四大班子領導以身作則,帶頭深入重點項目和企業,走訪群眾,聽群眾呼聲,了解基層民意,幫扶困難群眾。目前,該縣共有26名縣級領導干部下基層,走訪群眾90戶,為群眾辦好事、實事60件,協調幫扶落實資金320多萬元。活動開展以來,彭世平書記幾乎每天都在鄉鎮、村和項目實施第一線調研和指導工作,協調調解資金近100多萬元,有時一天連跑幾個鄉鎮,與廣大人民群眾促膝談心、廣交朋友,了解社情民意,解決實際困難,共謀致富之策,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張萬民 楊才智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