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下午,記者來到鳳山煤礦時,只見一群群婦女正在偌大的煤場上選煤,她們雖然累得汗流浹背,但臉上露出的卻喜悅的神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婦女告訴記者,她從早上八點到現在三點這段時間,已掙得75元,馬上就要回家了。在路上,三三兩兩的務工婦女你來我往,有的手里還拎著飯盒。看見記者拍照,她們嬉笑著說:“別照了,黑得很呢。”
-大方縣鳳山鄉是一個彝族蒙古族風情濃郁的民族鄉,境內貯藏有豐富的煤炭、硫鐵礦、高嶺土等礦產資源,尤其以高燃燒值、低硫、低灰著稱的“渣坪煤”享譽省內外。為了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鳳山鄉通過招商引資建起了11個煤礦。一個鄉鎮有這么多煤礦,礦群關系的和諧構建勢必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近日,記者來到鳳山鄉,耳聞目睹了該鄉在這一方面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突出成就。
為群眾解困才能贏得他們的支持
“以前,因為隨處都可以挖得出煤,鳳山鄉的非法盜采形勢很嚴重,資源被破壞了,生態也惡化了,老百姓卻沒有富起來。我們通過招商引資建立起煤礦后,群眾開始很不理解,他們就去堵工堵礦。有老百姓對企業說:‘你們把煤挖走了我們怎么辦?’礦群矛盾較為突出。”鳳山鄉黨委分管政法的領導黃偉介紹說,“群眾的問題你不給他們解決,那么做什么事情都會受到阻礙。”
黃偉介紹,在礦區,群眾有什么事都會向村黨支部反映,他們信任村黨支部。為了解決礦群矛盾,2008年,鄉黨委、政府因勢利導,將群眾反映的問題由村黨支部與非公有制企業黨支部進行對接。同時,成立了“和諧礦區建設促進會”,會長由當地享有崇高威望的群眾或村主任擔任,副會長由煤礦法人或投資人擔任。群眾有什么意見或建議,都可以通過促進會來進行協調和解決。隸屬于貴州天健投資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的鳳山煤礦礦長左亮金幽默地告訴記者:“因為黨支部都姓‘共’,都代表老百姓利益,所以老百姓信任支部,工作也就好開展。”
促進會建立后,群眾的房屋受損、土地征用等事情都通過促進會來辦理,保證問題得到及時解決。煤礦在開采之前,由促進會和群眾對采區范圍內的民房進行摸底調查,一戶建立一個檔案。煤礦開采之后,如果民房確實是由采礦原因導致的,煤礦就及時予以賠償。“在一些地方,民房受損是否由采礦引起,還要去鑒定,光鑒定費就要二、三十萬元。在我們這里,通過促進會調查,只要房子是采煤引起的,煤礦很快就將補償費發放給群眾。”黃偉說。他還介紹,為了促進礦群關系和諧,在黨委、政府的倡導下,非公有制企業還積極配合村黨支部,對采區范圍內的留守婦女、兒童以及鰥寡孤獨進行走訪慰問,為他們解決一些具體困難。2010年初,鳳山煤礦還向鳳山鄉捐資助學基金20萬元,煤礦總經理盧小波捐款資助了36名貧困大學生,因此被大方縣團委聘為“春暉使者”。在正常生產的的情況下,鳳山煤礦每年捐資助學都不低于20萬元。
此外,每年的冬天鳳山煤礦都向當地居民低價供應“取暖煤”和“烤煙煤”;無償地向當地“五保戶”運送“生活煤”;向中、小學校送“愛心溫暖煤”。如果遇到某家有紅白喜事,礦上將送一噸“禮煤”作禮物。據統計,2008年至今,鳳山煤礦以低價向當地村民供應煤炭共計5200多噸,共優惠讓利500多萬元。
開辟就業門路增加群眾收入
7月21日下午,記者來到鳳山煤礦時,只見一群群婦女正在偌大的煤場上選煤,她們雖然累得汗流浹背,但臉上露出的卻喜悅的神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婦女告訴記者,她從早上八點到現在三點這段時間,已掙得75元,馬上就要回家了。在路上,三三兩兩的務工婦女你來我往,有的手里還拎著飯盒。看見記者拍照,她們嬉笑著說:“別照了,黑得很呢。”
據鳳山煤礦礦長左亮金介紹,為了解決當地農民就業,增加他們的收入,鳳山煤礦優先錄用當地的農民。在鳳山煤礦,地面的絞車工、充燈工、監控工、裝車工、分煤工,幾乎全是當地的農民。在井下,當地農民轉變為礦工的就有近300人,他們的工資在7000元左右,特殊工種的有上萬元。有的一家在礦上上班的有兩個甚至三四個。去年夏季,鳳山煤礦又每戶招收了一名婦女,共招收了80多名,她們全被安排在煤礦分選廠工作,工資每月一千多元。目前,在鳳山煤礦上班的當地農民工人數占全礦職工總數的75%;當地的運輸車輛在鳳山煤礦搞運輸的,優先裝車運輸。這樣即幫助礦區居民解決了就業問題,又增加了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
在鳳山煤礦的機修車間,記者見到了礦工龍衛輔,這個勤快的四十多歲的莊稼人來自鳳山村花樹組,他正利用休息時間給礦上修自救器。因為人很勤快,深得老板的喜愛。技藝嫻熟的他一邊修理一邊和我們交流,笑盈盈的臉上充溢著滿足。他介紹,他一家五口就有四人在鳳山煤礦工作,還有一個小兒子在鳳山中學讀初二。他在鳳山煤礦工作已經5年了,主要負責機修,老婆和兩個女兒在礦上主要是抽瓦斯、看風機,全家一年的收入在十萬元左右。龍衛輔說:“不是有這么個地方上班,我每年種莊稼還不知道怎么養活這么多人呢。”
為了切實保障廣大礦工的人身安全,保證企業的穩健發展,鳳山煤礦每天都將安全生產教育切實抓緊抓實。每一班礦工下井前,都必須接受安全教育,然后舉行宣誓。記者看到,在一間寬敞的屋子的墻上,貼滿了一張張礦工們的“全家福”,照片上的每一個家庭都洋溢著幸福和溫馨。在宣誓時,這些礦工都神情莊重,一絲不茍:“愛崗敬業,牢記規程,杜絕‘三違’”。宣誓完畢,他們逐一走到前邊,用手輕輕地撫摸一下墻上他們各自的“全家福”,再一次將慈祥的父母、幸福的妻兒銘記在心;室外走廊的墻上,掛著一臺寬屏電視機,伴隨著孫悅《祝你平安》的優美旋律,屏幕上全體礦工的妻子組成的又一張“全家福”同聲叮囑:“老公,你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來。”“老公,你的安全是我們全家人的掛念。”鐵一般的紀律,春風一般的溫情,將安全生產教育順暢地灌輸到每一位礦工的心間,堅實地筑牢了安全生產防線。
完善基礎設施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鳳山村花樹組是緊鄰鳳山煤礦的一個自然村組,居住著128戶400余人。鳳山煤礦建立之前,這里較為閉塞和落后。由于這里地勢較高,進入深秋以后經常雨霧蒙蒙,從這里走出去必須穿水膠鞋。泥濘的路上,那些年幼的孩子常常摔倒,出行難成了當地群眾的一塊心病。針對這種情況,2009年,鳳山煤礦投資180萬元,修通了從鳳山煤礦路口到鳳山新街這一段長2.5公里的水泥路。道路竣工的那天,當地群眾敲鑼打鼓,對鳳山煤礦表達了最誠摯的謝意。鳳山村支書陳佰楠告訴記者,道路剛修通后的幾天,就有人運來了幾十輛摩托車來這里銷售,不到兩天就銷售一空。現在,基本上每家每戶都通了串戶路,家家都有一輛摩托車,女式摩托車也有近20輛,群眾的出行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道路暢通了,鳳山煤礦又將解決群眾的休閑娛樂納入議事日程,隨即投資25萬元,修建了面積達1200平方米的花樹廣場。廣場上基礎設施齊全,不僅有宣傳欄、路燈、公廁、長椅還有健身器材。記者看到,廣場上,有的小孩正在健身器材上鍛煉,有的在騎單車,而老人們則在長椅上聊天,其樂融融。七十三歲的車文鳳老人告訴記者,廣場修好后她就經常來這里坐,日子過得很舒坦,等涼亭修好之后就更好了,就不被日曬雨淋了。
廣場的一側,正在修建假山和涼亭,這個飛檐斗拱的涼亭將在本月底竣工。陳佰楠介紹,花樹廣場由于建得比較集中,這里成了群眾休閑娛樂的場所。天氣晴好的晚上,有的村民還在里面搞起了烙烤,邊吃邊喝,自得其樂,村里召開什么大會也在這里舉行。此外,村民們還摒棄了以前在家打麻將的陋習,組建了2個健身隊,有60多人,她們經常在這里載歌載舞。在她們的影響下,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走出花樹組,在一片蔥綠的玉米地旁,記者看到,由鳳山鄉政府出資50萬,當地煤礦出資100萬幫扶礦區群眾建起來的蔬菜大棚,已經投入使用。鄉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12個蔬菜種植大棚占地4000平方米,可解決20名勞動力就業,年經濟效益預計可達40萬元。現在大棚有縣農林局、鄉農科站技術人員在指導村民培育天麻,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將返還給當地群眾。
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整個礦區呈現出一副其樂融融、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得到了實實在在利益的當地群眾,已然把煤礦當成自己的生產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只要煤礦生產不正常時,他們都會跟著急,詢問原因,幫助解決相關問題。他們由當初擁堵礦井不準生產轉變為幫忙處理問題、支援生產,這是一個質的轉變,也是和諧礦區建設的充分體現!(作者: 劉燎 聶婧 吳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