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車訊 在北京車展前,得到東風集團和日產中國雙方證實的英菲尼迪國產事宜,近日又有了新的結果。有消息人士宣稱,英菲尼迪國產項目已經確定落戶東風汽車的東風總部的生產大基地之一——襄陽。5月28日,東風日產或于湖北襄陽工廠內舉行英菲尼迪國產化項目簽約儀式。
盡管英菲尼迪在中國有了一個不錯的歸宿,但對于整個中國汽車界而言,這只是一個簡單的開始,英菲尼迪的國產之路還有太多的疑問留給人們去解讀。
疑問一:何以最終落戶襄陽?
首先是為何選擇襄陽。在英菲尼迪國產公布之前,未來產地的猜想便已鋪天蓋地。最早有外媒猜測產地會選擇武漢,一是該地擁有生產天籟的豐富經驗,能夠更好地適應英菲尼迪產品對質量把控的要求,另一方面,湖北方面一直希望能把東風日產更多的項目留在省內,所以在政策方面可能會有很大吸引力。
另有說法認為會選擇花都,該地坐落制造業發達的長三角地區,零部件供應、物流運輸以及市場需求各方面都有很大優勢。同時有消息稱,花都汽車產業基地早已為東風日產預留了擴產用地,所以落戶花都也有極大的可能。
不過也有另類的說法。杭州和大連就是兩個爆冷的候選者。去年8月,有媒體宣稱英菲尼迪將接東風裕隆之腹杭州生子。而同年12月,大連的一份政府公示顯示,東風有限將在大連建廠生產兩款SUV,其規劃時間和產量讓人們與英菲尼迪的產品線吻合,這樣的信息使最終英菲尼迪的產地更加撲朔迷離。
不過襄陽的勝出將這些猜疑統統打破,但為何會選擇襄陽又使人們產生了新的猜想。究竟是何種原因把英菲尼迪娶到了襄陽,這期間又有怎樣的利益博弈?一切等待著謎底的揭曉。
疑問二:股權及管理模式如何安排?
在去年東風有限公布中期事業計劃之后,該公司內部消息人士便向新浪汽車透露,未來英菲尼迪的生產將借鑒國內一汽大眾和奧迪的關系。未來英菲尼迪將在東風日產的框架內運作。而此次東風日產宣布落戶襄陽,再次印證了這一說法。
不過,這樣的模式勢必會引起股權結構的轉變。英菲尼迪將會以參股的形式加入到東風有限的集體中去。股比的多少將決定利益的分配和英菲尼迪國產后的運作模式,這些都將影響到英菲尼迪公司在中國發展的積極性。
疑問三:英菲尼迪中國何去何從?
英菲尼迪在中國已成立中國事業部,由呂征宇任其總經理,在英菲尼迪企業內,直接與日產最高層直接對話。當合資公司成立以后,英菲尼迪中國事業部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是否會像奧迪一樣成立一個專門的銷售公司?統一進口車和國產車的渠道?還是各立門戶,互不干擾?
東風日產英菲尼迪成立后,高層又將由何人出任?松元史明和任勇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這三者又與呂征宇會產生怎樣的互動?這些疑問都事關未來國產英菲尼迪的成敗。
疑問四:英菲尼迪國產之于日產為何?
就在東風日產宣布英菲尼迪項目落戶襄陽的前一天——5月22日,英菲尼迪坐落在香港的新總部正式投入運營。兩件事情間隔之短,足以見其內在聯系。
對于日產而言,英菲尼迪的在華國產意義非凡。在全球經濟環境普遍萎靡,日元不斷升值的當下,走出日本,跳出美國,尋找新的市場是英菲尼迪和日產發展的當務之急。另一方面,在中國多年的錘煉,使日產已走到了一個需要突破的瓶頸,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日產的迫切需求。英菲尼迪是張王牌,它的國產無疑會解決上述的兩個問題。但同一張牌,卻有著不同的打法。日產如何用好手中的這張王牌令人期待。
疑問五:英菲尼迪國產之于東風為何?
對于合作生產英菲尼迪的中方伙伴——東風集團,英菲尼迪的意義也不尋常。一汽有奧迪,上汽有凱迪拉克,長安有沃爾沃,北汽有奔馳;東風集團中正是需要有一個像英菲尼迪這樣的高端品牌來推動其更進一步的發展。
此外,雷諾與英菲尼迪的國產,也成為了東風與伙伴雷諾日產博弈的兩張底牌。在東風提出大自主的理念后,如何應用英菲尼迪這一高端品牌,使其有益于整體東風的發展,成為了未來這一事件的最大看點。
不過就在不久的將來,一切的謎底都將揭曉。我們期待著上述的疑問,東風日產能夠給外界一個滿意的答復,同時也給外界一份對新公司新產品的信心。在這個多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一個在起始正確的決定,比事后無數次的精心調整與修補更為關鍵。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