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部、工信部和科技部日前發通知稱,將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中央財政將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
上述三部門確定,中央財政從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按照“集中投入、重點突破”的原則,重點支持全新設計開發的新能源汽車車型及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全新設計開發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由整車企業牽頭,并聯合電池、電機、電控等零部件企業和有關研發單位,形成產學研產業技術創新團隊,進行聯合設計攻關;關鍵零部件主要指動力電池關鍵材料、生產工藝、制造裝備的研究與開發等。
獎金管理辦法規定,申請獎勵資金的企業應當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和產業化基礎。其中,整車企業必須具備新能源汽車整車設計集成和持續開發能力,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不低于一定比例;動力電池企業應掌握核心技術,并具有較強的研發、生產和售后服務保障能力,擁有電池單體的知識產權。與此同時,還將鼓勵開展產學研聯合技術攻關。財政部將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及有關評估意見分期分批撥付獎勵資金,其中:實施方案啟動后撥付40%,中期評估通過后再撥付50%,完成實施方案并通過驗收后再撥付剩余10%資金。對進度較慢的項目,將視情況緩撥或停撥獎勵資金;對未達到預計目標的項目,將相應扣減獎勵資金。
今年早些時候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中央財政安排資金,對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給予適當支持,引導企業在技術開發、工程化、標準制定、市場應用等環節加大投入力度,構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此次中央三部門推行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即是對這規劃的落實。
汽車業專家認為,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投入巨大,來自中央財政的專項資金支持,明確應用方向是全新車型開發和動力電池關鍵零部件,可望促進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的突破。此外,這一政策也可能會促進企業聯合開發,目前一些大型汽車集團已出現聯合開發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的趨勢。而要求申請資金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將基本使內資企業才能夠獲得資金支持。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