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2.5萬元,這是消費者愿意為渦輪增壓及其他新技術車型支付的溢價水平。”近日,在“芯”動格局——微增長時代汽車產業競爭趨勢高峰論壇上,尼爾森公司汽車研究副總監利莉展示了該公司的調查結果:渦輪增壓發動機、燃油直噴技術和雙離合變速器,是中國消費者最熱衷的技術,超過80%的消費者對這三種技術都有購買考慮。
在尼爾森的調查中,節能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箱技術在消費者考慮的電子配置里,僅次于安全系統。發動機帶不帶“T”,變速箱是四速、六速還是七速,是消費者較為關注的方面。其中,80后、90后對渦輪增壓、缸內直噴、多氣門技術的購買考慮度比全國平均數值高15%。
利莉說,中高級車的消費者在發動機排量、技術先進性以及啟停技術上,愿意支付更多的錢。像奧迪A6、A8這個級別的車型,他們可以多支付4萬元以上,在此級別之下的車型則處于1萬~2萬元的溢價水平。
針對渦輪增壓發動機,從A級車來看,消費者購買考慮度是非常高的,達到了65%的水平,而實際裝備率只有33%,這個市場就是汽車企業可以看到的機會點。
利莉說,消費者對購買渦輪增壓車型的顧慮是:一、害怕故障多,擔心存在隱患;二、維修保養的費用高。對變速箱技術的擔憂與其類似。“目前市場上的消費者很大程度上還是需要被廠家去引導,去教育的,特別在新技術方面。”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認為,節能環保型汽車將逐步成為一個新的消費熱點,它不是消費者這一方引來的,而是國家政策層面的作用,由政策來調整消費者的行為。“我們國家出現過好幾次跟石油形勢不匹配的汽車消費趨勢,如豪華車和SUV的高速增長,今年越高級別的車增長越快,這些都是石油和環境形勢不能容忍的。所以下一步比較大的變化就是,燃油經濟性指標一定會提的越來越高。”
這也給包括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內的高效動力總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遇。事實上,渦輪增壓技術在量產車上的大規模應用,歸結于歐洲實行的排放標準及稅收政策,其嚴格限制了汽車從廢氣中排出的強溫室效應氣體和有害物質。從目前來看,渦輪增壓的確是應付法規最有效的技術手段。
有消息表示,我國也有可能借鑒歐盟的做法,對汽車企業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稅,加上更嚴格的國V標準的實行,汽車企業目前的發動機技術都需要進行更新換代。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中,渦輪增壓技術作為“大力推廣”的技術被重點提及,這也讓人們對渦輪增壓在中國的流行,有了更多期盼。
目前,大眾、通用、福特和PSA等多家跨國公司,都已將渦輪增壓技術引入中國。從大眾的TSI+DSG,到福特的EcoBoost+Powershit,形成了以渦輪增壓為核心的幾大技術品牌。特別是PSA,即將在華國產的第三代渦輪增壓發動機將實現全球技術同步,著實讓人期待。東風標致總經理呂海濤說,根據神龍公司“E動戰略”,企業將以高效、經濟和環保三大核心為出發點,陸續推出1.6T、1.2T和1.8T發動機產品,東風標致也將在兩三年時間內進行動力系統的全面升級。
在自主品牌領域,比亞迪、華晨、長城等車企也推出了自己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更多的車企意識到市場的變化,紛紛投入到環保動力總成的研發中去。華晨集團董事長祁玉民說:“如果自主品牌企業把渦輪增壓、缸內直噴這個技術掌握了,在傳統車的節能減排上,就會抓住很大的機遇。”
汽車渦輪增壓器制造商霍尼韋爾預測,未來五年內,隨著排放標準和燃油標準的進一步加嚴,中國渦輪增壓器市場將從2011年的400萬臺翻番至2016年的800萬臺,新車的渦輪增壓器覆蓋配套比例也將由20%增長到接近30%。從政策到消費所呈現的樂觀程度看,“T動力”的時代似乎就要到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