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志佳在煙田里指導煙農
初夏的岑鞏縣天星鄉毛坪村,郁郁蔥蔥煙苗長勢良好,一派喜人景象。“今年的天氣好,煙苗來勢得很快,肯定又是個好收成。”該村黨支部書記、烤煙種植能手蒲志佳高興地說。
毛坪村現有15個村民組,256戶,1100多人。幾年前,該村還是一個信息閉塞,群眾思想守舊,觀念落后的小山村。“養牛為種田、養豬為過年、養雞為了鹽巴錢”,村里半數以上群眾過著“一年辛苦半年糧”的生活。人們居住的都是一些木房和低矮陰暗的茅草屋,很少有現在這樣寬敞明亮的“印子房”。那時的交通不發達,人們出門基本靠的是步行。家里很少有幾件象樣的家具,更別說什么家用電器了。
2004年12月,帶著群眾的信任和期望,蒲志佳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面對當時毛坪的現狀,他先后多次組織召開村“兩委”班子及黨員大會,共商毛坪的發展大計。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取信于民、艱苦創業、帶頭致富”的工作思路。如今,村民們居住的條件大有改觀,部分群眾住上了“小洋樓”,購買了私家車,家里的電器種類也逐漸多了。人們的臉上總是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是為這翻天覆地的生活變化而高興。
近年來,在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等一系列“富民政策”的驅動下,蒲志佳結合實際,根據村情,按照鄉黨委提出的“科學發展富鄉,產業發展富民”的思路。2011年,蒲志佳本著為群眾探索一條致富路的決心,帶頭種了40畝烤煙,400余畝油茶和茶葉。功夫不負有心人,蒲志佳很快就掌握了烤煙生產的關鍵技術,當年種的烤煙喜獲豐收,收入達20余萬元。
今年年初,鄉烤煙發動組和煙葉站的工作人員到該村發動種烤煙時,蒲志佳笑著說,“今年我再種幾十畝就可以買個車開了。”在蒲志佳的帶動下,看得見摸的著的效益,群眾種煙積極性空前高漲。今年全村就有34戶群眾加入到種煙行列,種植面積從去年的200余畝增到600余畝。面對烤煙產業的迅猛發展,蒲志佳無償地將自己掌握的種植技術傳授給了新發展的煙農。同時,蒲志佳還把村里懂技術的煙農、黨員干部組織起來擔任烤煙生產的宣傳員、技術員,實行片區負責制,積極做好本村烤煙生產各個環節的管理及技術指導工作。如今,在該村煙區的田間地頭,不時都能看到蒲志佳忙碌的身影。
在平凡的崗位上,蒲志佳在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同時,也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心懷民眾、無私奉獻的赤子情懷。“通過自己的努力,毛坪的烤煙生產會發展得更快更好,煙農們將會獲得更多更大的收益,通過種植烤煙,群眾致富奔小康之路會越走越遠。”蒲志佳深信。(楊政權 刁安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