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氣象部門為煙農提供優質服務,讓我們及時掌握氣象信息,使煙葉烘烤不受損失。”近日,種植烤煙40畝的岑鞏縣客樓鄉土黃村上土黃組的肖祥輔真是眉開眼笑,今年他充分運用氣象信息實施烤煙種植,預計創收15萬元左右。
今年來,該縣氣象局按照“無微不至、無所不在”的氣象服務理念,積極開展好公共氣象服務和便民利民氣象服務,在全縣11個鄉鎮建設區域自動觀測站,實時監控全縣氣象要素,把氣象和農經網信息服務納入鄉、村便民利民服務站(點),在11個鄉鎮129個村落實了農村氣象信息員140余名,明確了具體工作職責,及時為全縣的烤煙生產提供氣象信息服務。
“今年上半年,在烤煙移栽階段出現短暫干旱,通過我們炮站實施人影增雨作業,為烤煙移栽提供了保障。”說起氣象服務,客樓鄉炮站班長、安山村委會主任陳智高興地說,該縣在思陽、天馬、羊橋、客樓等4個鄉鎮建成標準化炮站,加強了人影增雨工作,共抓住25次作業機會成功實施86站次人工消雹增雨作業,用彈量448發,火箭彈8枚,增雨后使煙苗順利得到移栽。同時,該縣還加大氣象信息服務,制作《重要氣象信息專報》、《氣象信息報告》、《短期氣象預測》等50余期,預警短信發布10481人次,通過電視、傳真、網絡、電子顯示屏、氣象信息員等渠道發布預警信號40余次,覆蓋人群近5萬次。
近期是烤煙收割的關鍵時刻,煙農掌握氣象信息后,收割烤煙時可因天而擇,不會因下雨而受損失,通過提供氣象信息服務,使全縣種植的3.295萬畝烤煙煙葉順利烘烤,今年預計可收煙葉8萬余擔,煙農創收可望突破1億元大關,氣象服務真正為煙農創收撐起了“保護傘”。(張能秋 劉詩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