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筆者從從江縣消除麻風病危害項目啟動會議了解到,該縣將認真落實“省部合作、共同防治”精神,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確保到2015年全縣患病率小魚1/10萬,基本消除麻風病危害。
據了解,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害皮膚和神經。尤其是人面部及四肢末端,主要表現為眉毛脫落、兔眼、鞍鼻、斜唇、猿手,手、足指脫落、殘缺等。解放前,麻風病病人受到嚴重歧視,被強制隔離甚至被活埋、燒死。自1976年開展工作至今,該縣累計發現發現治療、治愈麻風病人269人,其中現存活治愈病人125人,現癥病人9例,是全州未基本消除麻風病4個縣分之一。
為落實省州防治工作目標,該縣及時安排部署,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縣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訂了《從江縣消除麻風病危害五年行動計劃(2011-2015)》,明確了防治原則和目標,工作指標,策略措施,部門職責,經費保障,工作內容,時間安排,獎懲措施等,確保到2015年全縣患病率小魚1/10萬,基本消除麻風病危害。(楊光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