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臺州訊 據本地電視臺播報,臺州椒江一老人17年前參加農村養老保險,如今每個月領2塊錢的養老金,被稱“最牛”養老金。
主持人:全國兩會期間,廣東的一個人大代表,甚著會議的空隙到北京菜市場做了一個調查,看看10塊錢能買一些什么東西,結果得出的結論是10塊錢能買3個番茄,5根黃瓜,也就是說黃瓜也要兩塊錢一根,趙莊的黃大爺給我們打來電話,說老伴17年前參加了農村養老保險,現在一個月才能領2塊錢的養老金,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解說:黃大爺家住椒江區斜坡村(音),1995年他的老伴和兒子都參加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每人一次性繳費標準是200元,個人承擔100元,村集體承擔100元,按照當時的繳費計算表,黃大爺的妻子在60歲以后,每個月可以領取12到14元的養老金。
黃大爺:按照我老婆的年齡是過16年到17年,16年可以算,17年也可以算,大概是14元到12元每月,當時我的工資是70元每月,認為以后她12元左右一個月,就買了,又說是村里付100元,個人付100元,挺有誘惑力的。
解說:今年上半年黃大爺的老板已經到了60周歲,按照規定就可以領取當時參保的養老金了,于是黃大爺就來到了椒江區社保東西辦理相關的手續,可是工作人員的話讓他大吃一驚。
黃大爺:一次性可以領取300多元,按月領是2塊錢一個月,我說你表上的標準不止,她說寫著按照利息變動而變動。
解說:黃大爺說17年前工資很低,物價也低,當時個人和村集體繳了200元,但現在一次性領取的話才300多元,實際上是虧大了。
黃大爺:兩本200塊,不算集體的補助,我花了3個月的工資,整家不吃不喝,當時70塊一個月的都夠了,現在一家五口人2000塊生活費都不夠。
解說:但如果是按月領取,一個月2元的養老金實在是有些離譜。
黃大爺:現在咸菜是4塊錢一斤,2塊錢一個月,我們差這2塊錢啊,我編了一個順口溜,不著念頭不照表,2塊一個月轉街道,不直接給,要轉到街道,農民阿婆年事高,2塊養老不缺少。
村民:拿回300多,都十七八年,十六七年了,拿回這么幾塊錢,賠了,以前的錢值錢,說起來笑死了。
解說:記者了解單單是在椒江斜坡村(音)就有很多村民參加了這種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7年前繳納了200元,到現在才300多元,按月才2塊錢,老百姓又得到了什么實惠呢?帶著疑問記者陪著黃大爺來到了椒江區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紅告訴記者,當時的這種養老保險是由國家民政部門推出,一般叫老農保,實際上是一種農民儲蓄積累式的養老保險,財政不負擔一分錢,黃答應他們看到的領取計算表就是根據當時的銀行利息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