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下調搶漲,關稅上調更漲
杭州超市暫未有動靜
據悉,在北京一些大型超市,售貨員稱半個多月之前已經收到了美贊臣奶粉的漲價通知,部分產品將調價10%左右,這半個月以來,他們已經進行了陸續的調整。雀巢奶粉相關人員則表示,近期可能會對部分產品的價格進行調整,漲幅也在10%左右。
昨日,記者在杭州幾家超市做了了解,幾乎所有的大型超市都表示正在清明小長假中,并未有消息說收到雀巢和美贊臣的通知,超市方面也表示不會在節假日突擊調整奶粉價格。
據一家大型超市的企劃部人員透露,不光是因為小長假采購人員在公休,即便廠家的漲價通知發到超市,專門負責價格策略的調節管理部門也要斟酌下,再決定。
另一家超市的管理人員更坦率,“沒人愿意做第一個漲價的(超市)”。據悉,有些超市為了營造平民形象,在有關民生商品的價格調整上會比較謹慎。有時候廠商通知到了,依然會采取靈活的市場銷售,自己調整銷售周期,寧可這個星期虧一點,也不吃頭口水,等看到其他超市漲價了,再跟跑。
家庭或囤奶粉或改用國貨
家有3歲寶寶的鬧鬧媽表示,孩子一直在吃美贊臣奶粉,口味已經習慣了。如果為了規避漲價而給寶寶換奶粉,怕會出現腹瀉、食欲不振等反應,又要適應一段時間。所以如果價格漲得不多,還是會堅持原來的選擇。也許就是這樣的消費習慣和心態,促成了洋奶粉漲價時的理直氣壯。
而即便是洋奶粉也不保證安全,曾經的美贊臣“金屬門”、明治“召回門”等事件過后,杭州不少消費者堅定地選擇了國產品牌。樂購超市華東區事務部資深總經理傅濤告訴記者,在他們超市,貝因美[23.44 -1.18% 股吧 研報]也賣得蠻好的。對于奶粉這樣的民生商品,價格也是很重要的購買因素。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加大,消費者對國產奶制品的信心已經恢復。
對于年輕媽媽,尤其是擅長網購的80后而言,通過代購囤貨是另一種自救的方法。在一些媽媽群內,但凡有奶粉漲價的消息就會有人打聽,互相提醒,然后發起“囤貨”的號召。
“關稅上調論”冠冕堂皇
-新聞分析
海關總署2012年第10號公告顯示,至今年2月29日,中國從新西蘭進口的固狀和濃縮非固狀乳及奶油數量已達到116748噸,超過今年115473噸的特保措施觸發標準。超過配額部分的關稅將由5.8%升至10%。
洋奶粉每次漲價,頻頻提到的“成本上升論”,對于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是個不容易辨別的理由。但在業內人士眼中,這輪提價再提關稅顯然站不住腳。關稅在奶粉的整個成本中占比甚小,因此對市場的終端銷售價格并沒有多大影響。而且此前的關稅回調,早已被搶先漲了一輪的乳企轉化為自己的利潤增長點,并不存在所謂新的負擔。
乳業專家王丁棉分析說,國際大包粉價格從2011年七八月的3.9萬元/噸回落至2.9萬元/噸,近期則基本穩定在3.05萬—3.1萬元/噸區間!霸牧蟽r格近期相對穩定,生產成本并不會漲太多。
盡管銷售成本、人工成本可能會上漲,但是如果以此作為終端商品漲價的理由也很牽強。”
東方艾格乳業分析師陳連芳表示,即便關稅上調到10%,來自新西蘭的進口奶粉成本仍然在每噸4000美元以內。相比之下,國內原料奶價格并不便宜,現在每噸原料奶大概在3000元-3500元人民幣,再加上流通成本、人力成本、能源成本等,即使關稅上調,進口奶粉的價格優勢仍然存在。
“不漲價就掉價”,這或許才是近日乳企醞釀漲價真正的原因。而消費者“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心態也助長了漲價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