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報訊 京劇臉譜、水墨畫、中國紅、龍圖騰……如果你以為奢侈品的中國元素仍僅僅是這些的話,那就out了!如何將“ChinaChic”(中國風)進行到底,早就成為各大奢侈品牌的必修課。
在中國奢侈品消費愈加呈現爆發式增長,國際知名奢侈品牌開始將更多目光投向中國市場。他們試圖用中國的“思維”方式來重塑品牌,通過對中國消費者的喜好與審美研究來深耕中國市場。
奢侈品中國化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表象中國化”。這些產品的統一特征是在風格和設計上運用大量直觀中國視覺元素,使得消費者在最初認知這些產品時就在腦中形成鮮明的“中國印記”,從而為個性化和情感買單。
當消費者對于奢侈品有更成熟和理性思考時,就不再滿足表象上的“貼近”,而是追求人性化和技術化。第二階段奢侈品牌針對消費者的需求開始進行“功能中國化”的探究。在此過程中奢侈品牌普遍需要進行一次技術上的革新,以適應新的發展需要。比如寶珀推出中華年歷表就是第一次將陰歷法植入手表中,這種中西方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的沖撞是營銷點,而不是簡單的局限于一個設計意象,一種稀缺材質。
第三個階段是開設完全本地化風格的子店。在這方面愛馬仕遠遠跑在前頭。其在上海淮海路開設的“上下”(Shang Xia)品牌店,早就打出了“向中國早已存在的工藝致敬”的口號,賣點就是純粹的“中國風”。
這三個階段幾乎囊括了所有奢侈品牌拓展某一地區業務的基本模式。是消費者對奢侈品的認知由感性到理性的跨越,也是奢侈品牌推出奢侈品從設計到技術由表及里不斷深入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