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六一兒童節來臨,銀行紛紛推出兒童節理財新產品。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兒童節理財產品難免有玩噱頭之嫌,因其與平時理財產品一樣,認購對象也是普通客戶。
銀行也搭兒童節便車
光大銀行于28日推出一款“七色光理財”,產品銷售至6月1日,理財期限60天,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10%。據介紹,因在兒童節推出故其預期收益率相對高一些,平時60天左右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4.6%至4.7%。
同時,銀行也紛紛推出兒童理財卡幫助孩子“小鬼當家”。交行推出了針對16歲以下少年兒童設計的專屬理財卡。辦卡時需要家長攜本人身份證和小孩身份證或戶口簿。據了解,該卡設定消費、轉賬限額為1000元,每天自助設備上取款金額上限為200元。客戶持卡還可以辦理活期、定期存款以及購買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但不能投資債券、偏股基金等。
民生銀行此前也推出“史努比卡”。該卡除了具備普通借記卡的所有功能外,還附帶免費7天節假日旅游意外險。 如果持卡人單人申請,可獲得保險期限7天的人身意外保險,意外險保額10萬元、航空險保額30萬元。此外,中信銀行在外地推出了“中信藍天少兒卡”,專為3歲至16歲的少年兒童設計,集教育儲蓄、少兒保險、親子定投、少兒職業體驗教育等功能于一身。
兒童理財產品在玩噱頭
福建省理財規劃師協會副會長唐偉稱,與三八婦女節、情人節一樣,兒童節也是金融機構營銷的一個大好時機。兒童理財卡可以讓小孩從小培養理財意識。不過與現有產品相比,兒童理財產品只是名稱不同,本質并無兩樣,認購門檻也是5萬元,因而難免有玩噱頭之嫌。不過受制于目前的體制因素,兒童理財創新空間很小。
記者了解到,雖然銀行有心營銷,但辦理兒童理財卡的市民并不多。在榕一家股份制銀行工作的人士表示,眼下只有小部分客戶幫小孩申請兒童理財卡,難以大面積推廣。一家壽險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客戶不會集中于兒童節前后才突擊購買少兒險,平時就會投保。事實上,現在一些大人給小孩投保少兒險時存在不少誤區,即只記得給小孩投保,而忽視了大人自身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