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所住的地洞里是各種撿來的破爛,老人睡覺的地方在避風處,頭后方的風口已被他用報紙、紙殼糊上,但地洞另一側是完全敞開的。洞里的地面是黃土,老人的褥子就直接鋪在黃土上,天冷的時候舊衣服也被用來當做褥子和被子。
老人平時以撿破爛和撿飲料瓶為生,收入很少,主要靠撿拾垃圾箱里的剩飯剩菜,有時在街邊燒點火把涼飯菜熱一熱就吃了。老人的地洞里養著小狗黃黃和三只貓作伴,晚上,老人就在被窩里摟著貓狗取暖。
居住環境惡劣老人疾病纏身
老人感嘆到:“每年過年的時候最難過!”由于過年飯店都要關店休息一周,老人一點吃的都沒有,連垃圾箱里都難覓路人的殘羹冷炙,去年春節老人整整餓了8天。
寒冷的地洞環境惡劣,加上老人的年紀一年比一年大,本來很健康的老人今年開始疾病纏身。老人一邊抽著老旱煙,一邊嘆著氣地說:“我從今年夏天開始,身上起了大片的大紅疙瘩,然后就是哮喘,差點沒死了。我撿瓶子攢的那點錢,看病吃藥全都造進去了!”記者問:“一共花了多少錢?”老人瞪著眼睛認真地說:“足有三四百元哪!”對于他來說,這已經是天文數字了。
生病的老人開始對自己的穴居生活不太自信了:“今年冬天太冷了,要是能有個住的地方就好了,能避寒就行,能住到明年5月開春就行。”老人沒有收入,沒錢租房,有個住所這種想法只是一種奢望而已。
記者與沈陽市救助站取得聯系,救助科負責人王科長告訴記者,根據民政部及遼寧地方規定,救助站實行自愿接受救助原則,救助站并不是流浪者的長久居住地,救助站一般接受的外地流浪人員居多,且均在10日能遣返回鄉,無低保的由原籍負責為其辦低保,而沈陽本地人則大多已享受政府的低保金。
該負責人說,像李金缽老人這種戶口找不到,又的確沒有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十分特殊,但他無法證明自己是沈陽人,就辦不了低保,自己又沒親人,無依無靠。這種情況主要是需要解決老人的戶口問題。
誰能幫這位沒錢、沒住所的老人,實現他短暫的住房夢?如果你想幫他,請撥打本報熱線:8860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