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城鎮化建設不斷加快,旅游業不斷發展,文化事業不斷繁榮,特別是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建設,我縣的文化提升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在縣城“極具苗侗特色的森林溫泉湖濱旅游城市”的定位中,縣城整體民族風格的建筑群做足了她的“苗侗”特色,周邊茂密的森林植被和大樹綠化工程的實施做亮了她的“森林”景觀,以溫泉為核心的文化產業園區創新區的建設做強了她的“溫泉”文化,圍繞城區清水江兩岸進行的“一江兩岸”開發做實了她的“湖濱”內容,仰阿莎廣場、縣城屋頂亮化、城市道路升級改造、沅江河景觀壩、清水江大橋、四星級賓館、清水江景觀防洪堤、民族體育場等一大批工程的實施做強了她的“旅游”成分,縣城東接三穗、西擁臺江的“東拓西展”戰略做大了她的“城市”規模。這些成就既是劍河文化提升的重大成果,又是文化提升進一步推進的物質基礎和絕佳載體,更是我縣進一步搞好文化提升的新起點,但真正要做好全縣整個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文化提升,還要進一步理清文化發展思路,著力抓好“六個結合”。
首先是要與干部隊伍建設相結合。只有干部的文化素質得到整體提升,整個園區的建設才得到更好的推動。一是做好上掛工作,將縣“兩辦”、《今日劍河》編輯部、縣電視臺等對寫作能力、綜合協調能力要求較高的地方作為青年干部上掛主要場所。二是做好下掛工作,鞭策干部沉下身子,走向一線,接受基層鍛煉,深度思考和踐行文化提升。三是做好外掛和考察學習工作,學習外面先進經驗,快速提升其綜合素質。四是辦好內部刊物,讓干部時時處處跟文字打交道,使其文化情商和悟性得到更好更快提高。
其次是要與教育事業發展相結合。辦好教育,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是文化提升的根本舉措。加強教育管理工作,使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不斷提升學校輸送文化人才的能力;做好對家長,特別是注重教育且培育優秀大學生的農村家長的關心,形成全社會關注子女教育、敬重人才成長的濃厚氛圍;創新教研教改機制,激活教研教改一江春水,多出教研教改成果,充分發現、挖掘和錘煉人才;要做好民族文化進校園工作,讓學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從小具備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三是要與文化藝術發展相結合。先有文藝,后有文產。文化藝術發展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有力助推。加強對文化人才的關心,設立專項出版基金,扶持百名作家,實施百書計劃,假天下之文筆描繪和諧秀美劍河;完善文化組織機構,讓文化組織機構編夠人足,更好地發揮其在推動文化藝術和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引領、管理和推動作用;進一步強化文聯的功能,賦予其充分的權責,積極推動在文聯統一組織下的包括文學、音樂、舞蹈、書法等在內的各項文藝創作活動的開展;廣泛開展群眾節慶文體娛樂活動,引導和調動健康有益的群眾文化興趣愛好。
四是要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相結合。文化遺產就像金礦一樣寶貴,卻在以自娛自樂、自產自銷和自生自滅的形式存在于農村。隨著擁有民族記憶和掌握民間技藝的老人們一個一個地逝去,加上現代文明的加速同化和無情沖擊,這種“金礦”正越來越少。一要努力搞好文化遺產統計工作。作為交通尚不發達的劍河,境內尚還保存著比較完整的文化遺產,有必要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一村一典”、“一村一曲”、“一村一書”、“一村一俗”等統計和整理工作,盡快使之記在書中,搬上熒屏,推向世界。二是大力轉化文化遺產保護成果。要將文化遺產保護成果轉化為文化產業,轉化為老百姓的寶貴財富,走出一條“文化遺產保護—文化產業發展—更好保護文化遺產—文化產業更好發展”的良性循環之路。
第五是要與“村莊清潔亮化”工程相結合。要將村級組織的建設、“一事一議”項目的實施、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農村危房改造等進行通盤考慮,做好“村莊清潔亮化”工程。讓每個村寨都是一個天然的旅游景點,小溪干干凈凈,可喝、可浴、可漁。村莊整整潔潔,可參觀,可旅居。村寨每一個點都能入得了鏡頭,上得了照片,吸引住眼球,成為人們神往的去處。
六是要與完善文化基礎設施相結合。建好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大劇院,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供更好的條件;繼續豐富縣城文化景觀,充分利用建筑外墻、賓館酒店內墻等地方,多種方式表現劍河風土人情,讓游客一進入縣城就感受到濃郁的苗侗文化,就進入到優美的養身環境;修筑必要的觀景道路,建造必要的觀景臺和觀景塔,在創造美的同時,也創造觀賞美的平臺;在加大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中,要更加注重民族文化元素的豐富,使每一個項目的實施就是一次完美的文化提升;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凈化信眾心靈,形成文化提升的有益補充。
總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也是大競爭,誰半步領先誰就步步領先,我們只能畢其功于一役地做好文化提升工作,才使劍河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更加名副其實,使劍河經濟社會發展擁有更強大的磁場。(彭文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