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縣城至柳川這段公路,近年來一直是坑坑洼洼的,原來僅跑40分鐘的時間,現要一個多小時。而且路面窄,彎道太多,彎度、坡度又大,稍有不慎將發生車毀人亡事故。”7月21日,劍河縣柳川鎮客運駕駛員李師傅憂心地說。
據悉,劍河新縣城至柳川集鎮公路是311省道劍河至錦屏首段,也是進入三板溪庫區及本縣柳川、南加、南哨、觀么等9個鄉鎮的唯一進出口路段。為配合國家十五重點建設工程三板溪水電站建設,該公路于2003年動工修建,2005年投入使用。由于當時時間倉促和資金不足等原因,公路設計等級底,加上路窄、彎多、坡度大,交通事故頻發,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
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胡昊一行從劍河乘車前往三板溪庫區調研農村水路客運狀況時,他說“三板溪庫區是劍河重要旅游資源,是旅游開發的重頭戲,要想搞好庫區旅游開發,首先要解決好進出口交通問題。”
為了確保劍河縣柳川、南加、南哨、觀么等9個鄉鎮16萬人出行安全,同時為開發三板溪庫區旅游資源打下基礎,呼吁相關部門予以重視,將新縣城至柳川集鎮公路按國家二級公路標準設計改造。(石慶偉 張繼承)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