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一攝影愛好者在雷公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里拍攝盛開的杜鵑花。
5月17日,雷公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里盛開的云錦杜鵑花。
2012年5月17日,雷公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里盛開的菊須杜鵑花。
2012年5月17日,雷公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里盛開的云錦杜鵑花。
今年的雨量充沛,雷山縣境內海拔2000多米高的國家自然保護區雷公山山頂上杜鵑花相繼綻放,爭奇斗艷,吸引不少游客人前來觀賞。
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我省的東南部,在雷山、榕江、臺江、劍河4縣之間。雷公山自然保護區1982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近5萬公頃,最高峰海拔2178米,是清水江、都柳江的分水嶺。
雷公山自然保護區是中國中亞熱帶森林植被資源比較豐富的重要地區之一。這些森林有些雖然受到一些人為的干擾和破壞,但它的群落種類組成、數量特征、空間結構、群落動態以及它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在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中的功能等方面基本處于自然狀態,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原始面貌,是個難得的科研教學基地。 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是我國中亞熱帶一個極為珍貴的物種基因庫。并具有珍稀種、孑遺種與特有種三者兼備的優勢。特別是孑遺植物—禿杉和禿杉林。
雷公山自然保護區地處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嶺地帶,是清水江和都柳江主要支流的發源地。由于該區自然地理條件復雜、地貌及地質構造條件特殊,特別是由于森林植被的大面積覆蓋,不但對黔東南地區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環境改善及生態平衡的維持起著支柱的作用,而且是清水江、都柳江兩江流域水量的補充和調節的源泉,也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水資源的重要維持者。
保護區內可以合理利用的自然資源,尤為突出的還有水和水資源,水質優良,無污染,水力資源豐富。氣候的垂直分異,可用來配置各類經濟植物的種植。此外,本區有中草藥625種,有些可以擴大栽培。加之山勢雄偉、瀑布多級、山花遍野、森林蒼翠,苗族風情濃郁和存在歷史遺跡,具有旅游價值。(陳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