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觀點指出,目前北京80周歲以上老人就有35萬名,現階段要求對所有老年人免費醫療確實不切實際。
資料顯示,中國83歲以上的人群只約占全國的1%。由此看來,目前連全國1%的人都未享受免費醫療,而且90歲以上者免費還只限于首都北京,可見免費醫療“路漫漫其修遠兮”。
事實上,根據此前媒體的報道,其他一些地區此前亦曾出臺此類老年人看病優待政策,且免費就醫的“門檻”通常都定在90歲以上。
養老、醫老本是理所應當。看病免費更是對當下老年人幸福感與尊嚴的回饋與尊重。有評論指出,于情于理,讓90歲以上者免費看病,都會給人一種只可遠觀的感覺。不過,一年間,北京免費看病的門檻降低了5歲,或許可以樂觀地認為:90歲已經來了,80歲還會遠嗎?政策推廣至全國還會遙遙無期嗎?
老年人看病頻遇“神醫”襲擾 權益保護亟待各方重視
老太遭遇“神醫”騙局4萬余元現金被換成草紙、六旬老太聽信“神醫”被騙21萬元、5人結伙扮“神醫”行騙 7名老人為消災被騙13萬……近年來,一些“神醫”假借看病之名詐騙老年人錢財的新聞屢屢見諸報端。
老年人通常有身體差、疾病多、警覺性不高的特點,這為一些不法分子行騙提供了可乘之機,不少老人大半生積蓄都在被此類騙術“忽悠”后付諸東流;因此,其合法權益的保護亟需引起各方重視。
對于子女而言,認真履行贍養義務,讓老人在生病時得到妥善照顧,無論從家庭倫理還是法理上看,都是無可推卸的責任。
然而,隨著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和人口流動性的加速,以及生活習俗的改變,中國幾千年延續下來的幾代同堂的傳統家庭模式已經一去不返。
據民政部統計,中國目前1.69億60歲以上老年人中,40%過著子女不在身邊或沒有子女的“空巢”生活。預計到2030年,老齡人口將近3億,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這意味著屆時將有超過兩億的空巢老人。
同時,在獨生子女時代,很多家庭不得不面對“倒金字塔形”養老困境。年輕的小夫妻,不僅要贍養雙方的父母,還要贍養父母的父母,少的要負責三四位老人,多的甚至要照顧七八位老人,常常顧此失彼,這也為“神醫”們施展騙術提供了舞臺。
對此,有媒體分析指出,國家一方面要不斷完善社會化養老機制,同時,有責任提供資金、人員等方面的支持,使老人看病就醫更趨便利,向老年人宣傳必要的醫學常識,避免上當受騙。此外,還要對專門詐騙老年人的不法行為加大打擊力度。
最美桑榆景,人間重晚晴。讓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醫”,不僅是子女的義務,也是政府乃至全社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