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年輕化"
白領人群以前,腰椎間盤突出癥多見于中老年人群和長期從事體力勞動人群。近年來,腰腿痛患者出現年輕化趨勢,其中35歲以下的年輕患者幾乎占一半,其中大多數患者為從事伏案工作的白領人群。因為人體在坐位時,如果坐姿不良,腰間盤的壓力則會升高到平臥位時的11倍。而長期使用電腦的人往往坐姿不良,使腰椎間盤長期處于高壓狀態,導致腰椎間盤病變。
開車一族由于生活習慣的改變,開車一族也成了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重災區".由于駕駛時腰部的不良姿勢過久、座位與方向盤的高度不協調以及腰骶部受到長時間的顛震,非常容易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癥。所以應把座位適當地移向方向盤,使方向盤在不影響轉向的情況下盡量靠近胸前,同時靠背后傾角度以100度為宜。座位過低雙肩會有上聳的感覺,過高則易使腰椎過度拉伸增加了腰部的負荷,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四大病因疲勞--腰椎過度屈曲在我們的日常活動中,腰椎大多處于屈曲狀態,過度工作就等于增加腰椎屈曲的時間。統計表明,腰椎屈曲的頻度一天中最高的可達3000~5000次。這種過多的、反復的屈曲是造成椎間盤病變最常見的原因。
振動--開車時脊柱被反復拉伸腰骶部的固有頻率和行車中坐椅的振動在同一個低頻范圍,所以開車時腰椎很容易和汽車產生共振。這種共振意味著脊柱不斷地被壓縮與拉伸,同時使周圍組織肌肉也跟著疲勞,影響腰椎間盤的新陳代謝速度,會加速腰椎的退化、變形。
受寒--露出小蠻腰腰部特別怕冷。如果冬天露腰,為了抵御寒氣,腰背部的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使得局部血液循環減少,會影響椎間盤的營養供應,椎間盤內壓力升高,造成更多的傷害。
突受外力--易發腰扭傷正常的腰椎間關系富有彈性和韌性,具有強大的抗壓能力,可承擔450公斤的壓力而毫發無傷。但這些力量必須和緩地從正面壓下,如果突然受力或在缺乏運動后突然用力,很容易突破它的承受極限,引發腰扭傷。
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
1.從事長時間彎腰或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員應保持正確的姿勢對減少腰椎間盤內的壓力,并定期伸展腰部。建議工作60分鐘后應活動10分鐘,緩解疲勞的肌肉。
2.加強腰背肌肉鍛煉,因為強健的腰背肌肉對腰椎有維持和保護作用。如"燕飛式"、"五點式"、游泳等都是鍛煉腰背肌肉的好方法。
3.生活中學會合理用力。當我們需要彎腰搬重物、彎腰抱小孩或突然扭腰時,都有可能損傷腰部肌肉以及腰椎間盤。因此,搬抬重物時,建議大家蹲下來,將身體向前靠,使重力分擔在腿部肌肉上。那些較少進行體力勞動的人尤其應該注意這一點。此外,還要注意對腰部的保暖。
走出誤區,抓住最佳治療時機"現在還有很多患者,尤其是一些年輕患者,在疾病早期表現為腰腿痛的情況下重視不足,簡單地以為只要注意休息就能自愈。這其實是錯誤的,因為如果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引起的腰腿痛,那么隨著病情的發展,它還可能引起下肢麻木、冷涼、無力,甚至癱瘓和大、小便障礙,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北京朝陽醫院骨科主任海涌教授在強生媒體開放日上提醒說。
而對于手術治療心存恐懼、盲目的拒絕手術治療也是一種常見的認識誤區。據專家介紹,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完全突出型、突出破裂型和髓核游離型的患者,只有通過手術的方法才能治愈,而且越早越好,否則,神經功能的喪失可能會成為永久性的,這將給患者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