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大力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旅游扶貧工程、教育扶貧工程、交通水利扶貧工程及產業扶貧工程等方式,加快推進月亮山區脫貧致富奔小康。
一是大力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積極穩妥推進扶貧生態移民工程,解決月亮山區貧困群眾住房問題,加快農民市民化進程。月亮山地區榕江縣扶貧生態移民工程要基本覆蓋90%以上貧困群眾,從江縣扶貧生態移民需要搬遷近4萬人,其中轉移到縣城、園區以上的要達到移民總數的一半以上。
二是大力實施旅游扶貧工程。加大力度實施“旅游活州”戰略,把現有的旅游資源優勢與就地就近發展鄉村旅游扶貧結合起來,積極把旅游景區、景點、旅游精品線路與推進旅游扶貧開發結合起來,通過實施旅游扶貧工程至少將月亮山地區3000戶1萬人左右的貧困人口從農業中轉移出來。
三是大力實施教育扶貧工程。通過教育改變群眾的思想觀念,從源頭上減少月亮山區的貧困人口,大幅度降低貧困發生率,2015年之前要全面實現普高,初中畢業生除上普通高中以外,其余的要力爭100%進入職業高中學習。針對適齡學生舉辦職業教育培訓班,提升群眾的技能和素質。
四是大力實施交通水利扶貧工程。優先支持月亮山地區小康路、小康水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月亮山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特別是月亮山地區通中心村的公路要確保達到4級以上標準,力爭達到3級以上標準;到2018年前實現寨寨人畜飲水安全,并力爭實現戶戶通自來水。
五是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工程。優先扶持月亮山區香豬、楠竹、中藥材等產業發展,重點在每村建立1-2戶示范戶。爭取家庭農莊的發展達到規模經營戶的三分之一以上,使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后留下來的居民人均收入達到10000元以上。要著力培育好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農民+合作社+企業的方式,加快月亮山地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