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南粵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葉衡遠先生致辭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際經濟研究室主任 宋智慧先生致辭
國家鄉村振興局扶貧發展中心主任 范才正先生致辭
此次活動,得到政府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全國政協、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單位領導出席活動并致辭。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強先生、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客座教授王世國先生、廣東省教學名師廣東白云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朱文忠教授、政協阿拉善盟委第九屆十屆委員會委員、阿拉善盟工商聯副主席王磊先生、寧夏寧東科慧數運大數據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少楠先生,萬洋數科集團總裁趙煒先生參加活動并作主題發言。霍英東基金會永遠董事霍震宇先生、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理事長陳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規劃設計院總工程師刁利軍到會祝賀。
霍英東基金會永遠董事霍震宇先生主題發言
南粵機構代表 2022中國公益先鋒人物 萬洋數科集團總裁趙煒先生主題發言
廣東省教學名師廣東白云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朱文忠教授
本次活動在國家鄉村振興局的指導下,組織開展農產品數字資產試點工作,該項工作由廣東省南粵文化交流中心、國合規劃院粵港澳大灣區聯絡處、廣東正地農產品交易所聯合協力,先行先試,力爭早日取得相關成果,廣東省南粵公益基金會、廣東省南粵文化交流中心攜手社會各界力量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
儀式上,廣東省南粵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葉衡遠先生在致辭中表示,南粵機構在過去十年中,通過學習、總結和創新,打造了公益+文化+社會企業的“鐵三角”模式。成功解決了建設項目運行中的系列問題,實現了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理念。他們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南粵服務機構”各成員單位的緊密合作和共同的公益文化理念。他們還構建了黨支部共建平臺,加強國內國際的交流與服務。十年來,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包括在北京獨家承辦了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全國首屆“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研修班”的大型活動、助力全省普法宣傳、助力科研工作等。并設立了專項基金,覆蓋了教育、衛生、科技、文化、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等多個領域。未來,他們將秉持公益文化的理念,積極探索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新模式和新路徑。
政協阿拉善盟委第九屆十屆委員會委員、阿拉善盟工商聯副主席王磊先生就中國鄉村振興光芒之路項目介紹
儀式上,廣東省南粵文化交流中心品牌出海專委會主任、廣東省南粵公益基金會南粵青鸞志愿者服務隊創始人、2022中國公益先鋒人物、粵港澳直播電商產業聯盟發起人、中國公益主播明星志愿服務隊發起人趙煒先生對南粵機構的志愿者服務及社會公益工作開展情況做了詳細介紹。據悉,廣東省南粵公益基金會南粵青鸞志愿者服務隊的宗旨是為了協同社會力量更好的共同推進青年職業教育及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通過志愿活動開展讓大家能夠更加真實的體會和感受到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的優越性。本次中國鄉村振興光芒之路組委會秘書長趙煒先生表示,南粵青鸞志愿者服務隊通過社區公益活動組織開展、公益服務開展、以培養公益直播人才為已任,在青年群體號召公益榜樣,通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賦能,結合現代新媒體數字技術,與國內頭部平臺數字企業及高校合作,通過公益+中國新媒體數字化人才宣傳推廣,讓全國乃至全球更多的公益力量更加真實的體會和感受到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更好的助推國民經濟與社會和環境協調的可持續性發展。
中國鄉村振興光芒之路組委會秘書長趙煒先生獲中國書法名家彭云山老師現場贈字
整體活動以“數字換道,公益超車”為主題,旨在推動數字化技術在公益事業中的應用和推動,為公益組織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高效的運作方式,也是公益事業發展中的新的機遇和新挑戰,助力全國數字公益、數字鄉村和數字農業的快速發展。據悉,中國鄉村振興的光芒之路也是南粵機構接下來的重點項目之一,在過去的一年,光芒之路“中國教育人戈壁徒步行”、“新疆哈密助農研學公益行”、“云南佤族踐行綠水青山公益行”等活動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這次“沙漠化治理工程公益項目”的更具有非凡的意義。葉主任強調,“光芒之路”系列項目將有助于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進一步激活農村市場。同時還能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培養專業技能人才,帶動就業,縮小城鄉差距,讓更多的農村居民分享到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