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家鄉十幾年了,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城市里摸爬滾打,弄得遍體鱗傷,終于自認為在城市里站穩了腳跟。雖說我的鄉音只在夢中才對家鄉的父母悄悄的呼喚,我在當地人的心目中卻依然是土的掉渣的鄉村柴火妞,感覺自己就想漂浮在城市里的一葉浮萍,十幾年了還沒有在這里扎下根來。一次次尷尬的相親經歷讓我這顆脆弱的心傷痕累累,在與朋友同事的交往過程中,我對婚姻、愛情這些字眼兒高度過敏,真有點談情心顫、談婚色變的程度了。有時候我就勸自己別再掙扎在城市的邊緣了,干脆放棄城市里的一切,回到自己的家鄉熱土慢慢療傷。可是,真要放棄這已經適應了的生活,放棄十幾年的心血,我還真有點不甘心。
一個人漂泊在城市里忍受著被邊緣化的孤獨和寂寞,特別想念家鄉的親人,可是每當給父母打電話的時候,心里卻總是怯怯的,我最擔心的還是父母問起自己婚姻的事。說實話,我這樣的年齡的女孩子在農村都做了孩子的媽媽了,有的甚至已經第二個孩子了也出生了。父母生活在農村,自然按照農村人的想法看待我,希望我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不管對方在城市或農村,只要成家了,他們也就放心了。所以,父母打電話的時候不超過三句話就會問到我婚姻的事,而我最怕別人問到這些,面對父母的詢問,我只好敷衍他們說:“別管了,我還小,不著急,早晚我會給你帶過女婿回去。”我知道,接下來會有一連串的問話,沒辦法,我只好趕快瞅個機會掛斷了電話。其實我心里比父母還要著急,可是,這種事光靠著急有什么用呢?給父母說了也只是給父母徒增煩惱。
爸媽看我一直沒有婚姻萌動的跡象,就張羅著給我在家鄉踅摸對象。爸媽生活的小圈子很小,也認識不了多少人,可他們依然費盡力氣拐著彎求人給我在縣城找合適的對象。他們初步考察好了就會打電話督促著我回家相親,可是,一次次的相親失敗換來的是爸媽無限的傷心與失望,父母甚至發狠地說我,總是這樣高不成低不就的,等到將來成了“孤女”自己就后悔莫及了。
因此,這些年我雖然一個人孤苦在外特別思念家鄉,卻又懼怕回家、恐懼過春節。這一則是回家的時候不但爸媽不斷的盤問我的相親情況,親戚鄉鄰見了面更是不斷探問我或父母,結婚了嗎?幾個孩子了?這一切讓我非常尷尬,讓爸媽也很沒有面子,所以,我每次回家總是讓爸媽常常為此苦惱好長時間。二則是爸媽常常早在我回家之前就給我安排了一次次的相親車輪戰,過節期間成了我的相親節,這讓我備受折磨又無可奈何,對心靈的折磨可想而知。我真怕了,所以,我一年一年的以工作忙為由沒在春節的時候回家,而是在節后抽時間請假悄悄地回家看望父母,以此躲避親友鄉鄰探尋的眼光和一場場的相親之會。
今年我忍不住對家鄉的思念還是決定回家了,當我來到村口的時候,還真是感到近鄉情怯。說起來真不好意思,我臘月二十六到家的,二十七晚上爸媽就給我商量著安排了相親。無論我怎么推脫,爸媽就是認一個道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硬道理。我面對父母咄咄逼人的質問,和他們雙眼充滿著的殷殷期待,我覺得多說無益,只好舉手投降。二十八這一天,我在小城公園的寒風里和一位也是被爸媽逼著相親的男青年見面了,說起來都是一肚子苦水,他也是多年在外打拼,也是像我一樣經歷了多次失敗的相親,這次相親也是不愿意讓父母傷心的無奈之舉,相同的經歷讓我們竟然有了一些惺惺相惜的感覺。
聊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們互留了電話和QQ號,雙方父母見我們聊得還算融洽,都躲在不遠處切切的盼望著,看到他們可愛可憐的樣子,我突然覺得自己有一種負罪感,心里竟然有了一種對相親成功的期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