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多些自然流汗,冬天避免大出汗
此外,中醫養生理論也講究“出汗要依照四時(季)做調整”:春夏養陽,可以運動出點汗。秋冬養陰,不宜過度運動,汗應該流少一點。
從“正常出汗”及養生的觀點來看,張哲慈建議夏天最適合運動的時間是早上5~7點,太陽才剛出來的時候,以及下午3~7點陽氣開始轉弱的時候最佳。
而在運動出汗之后,一要調整呼吸,吸氣吸到腳底,吐氣吐到頭頂,且速度要慢,最好能到每分鐘呼吸6次,甚至是一個呼吸循環達半分鐘;二是不要馬上喝太多水。
不流汗易與肥胖形成惡性循環
體型較胖的人因為比較容易流汗,夏天更不愿意運動,只想待在冷氣房里。中醫師勸胖子多動,以免形成惡性循環,身體不但愈來愈不健康,身材也將愈來愈胖。
胖的人多半屬于“陽氣虛”的體質,很容易累積“濕”而成“痰”。由于人體出汗時,必須靠陽氣的鼓動,而陽氣虛的人陽氣已經不足,所以一旦出汗之后,反而不容易停止,而發生汗出太多的情況。如此一來,大量出汗會帶來不舒服的感覺,另一方面更會消耗已經過少的陽氣(能量)。
不過,雖然胖的人在運動時,會因為陽氣虛而氣喘,但是運動確實可以帶動陽氣的循環,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所以,建議如果胖的人想要健康減肥,一是要靠運動持之以恒,另一個則是要透過“補氣”的方法來調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