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腦卒中俗稱腦中風,其病死率高達30%。昨日專家指出,由于許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腦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
據交大一附院神經內科韓建峰教授介紹,年齡在35歲~55歲之間,家族有高血壓遺傳史、體型肥胖以及長期抽煙者、以及缺少運動和心理壓力較大者,都屬于心腦血管的高危人群。吸煙酗酒、運動量少、高熱量飲食、過度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也導致了“青年卒中”的發病率不斷增高,有很多正值青壯年的患者在工作生活中毫無癥狀地突然倒下,讓人惋惜。
對于腦卒中的預防,應特別強調一級和二級預防。所謂一級預防就是指在腦卒中還未發生,存在引發危險因素: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就要及時進行防控。而二級預防就是指患者已經發生了腦卒中,這時需要采取積極的措施,主要是長期藥物治療預防復發,如服用抗血小板,降壓和降脂的藥物等,這些藥物是長期服用,甚至是終生服用,而不是吃吃停停,停停吃吃。
腦卒中的發病通常是有一些先兆表現的。如果一旦周圍的親戚朋友出現有語言障礙、單側的上肢或下肢無力或麻木、單側眼睛的視力喪失、看到的事物成雙、眩暈、有突發性頭疼嘔吐一小時之后仍然得不到緩解等癥狀,一定要及時撥打120電話對患者進行救治。腦中風患者發病后,應在4個半小時內到醫院就診,可治愈。超過這個時間后,將會對患者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提個醒
頻繁打哈欠小心腦中風
一般人在感到疲勞時,常打幾個哈欠,可使疲勞感暫時減輕,可是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者,若頻頻打哈欠,就有可能是缺血性腦中風的先兆,應提高警惕。
有70%~80%的缺血性腦中風患者,在發病前1周左右,會因大腦缺血、缺氧而頻繁出現打哈欠的現象。打哈欠可使胸腔內壓力下降,上下腔靜脈回流心臟的血量增多,心臟的輸出血量增多,腦細胞的供血能力得到改善。但這種改善是暫時的,因此,頻頻打哈欠常預示缺血性腦中風可能在近期內發生。
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疾病者,若出現無誘因的頻繁哈欠,切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在醫生指導下,對高血壓、高血脂等積極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