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當然要找大學生了,因為能節省不少成本。”北師大學生王瑞(化名)說。王瑞是北京ABC英語學校的代課教師,他向記者介紹了該機構專職和兼職教師的工資差別:“專職的課時量和我們差不多,但是課時費卻相差很多。我們的課時費一般是40元到70元不等,而正式老師是150元到200元。”
武漢某工科大學三年級學生小閆(化名),近期剛通過某培訓機構的面試,成為該機構的英語教師。日前,他給記者詳細講述了自己成為兼職教師的經歷,“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家培訓機構正在急招英語老師,于是就投了一份簡歷。第二天,經過15分鐘的試講和面試,我就成為這里的正式英語老師了。”
然而,大學生畢竟缺乏教學經驗,犧牲的是學生利益。王瑞至今仍對自己在ABC英語學校的第一節英語課記憶猶新:“我和外教作為搭檔同上一節課,我們倆都沒什么經驗,第一堂簡直糟糕透了。而且,當時我英語口語不好,他漢語也不好,交流起來也有困難。最后我只好帶著孩子做游戲,再念念課文,時間就差不多了,他就傻傻地站在那,不知所措。”
“和我一起上課的外教搭檔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學生,和我一樣,沒有任何教學經驗,更沒有教師資格證。”王瑞告訴記者,“北外很多留學生也在培訓機構兼職。”
培訓機構的“名師”是這樣煉成的
“北京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士,曾榮獲小學市級數學奧林匹克二等獎;英語兩次全國二等獎、一次一等獎;高中全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二等獎。小學數學授課經驗十分豐富,輔導過的學員成績均獲得顯著提高……”這是高思教育官方網站上一位數學名師的介紹。
令人不解的是,照片上顯示的面孔稚嫩的年輕人,何以具有如此“豐富”的授課經驗?何以成為“名師”?“培訓機構的評價體系比較獨特。”學而思教育的兼職教師思思(化名)告訴記者,兼職一年后自己就升級為這里的“名師”,隨后照片和介紹經包裝后就出現在學而思的官方網站上。
那么,培訓機構所謂的“名師”到底是如何“評”出來的呢?據巨人學校一位兼職教師透露,培訓機構教師的工資一般會與學生的續報率掛鉤,即一個學期結束之后,如果部分學生流失,那么主講教師的工資就會打折扣,如果學生繼續報班,并能夠保持兩三年不轉班、不轉學,那么主講教師不但工資增加,而且還會升級為“名師”。
“這個教師評級不光看你上課的好壞,也看你的教學反饋,所謂反饋就是你教的學生中能夠繼續留在ABC上課的學生數量。所以你即使教得很好,如果你的反饋上不去,你可能會只是保級或者降級。級別又是和教師的工資直接掛鉤的。”王瑞告訴記者,該培訓機構也有一套類似的教師評級系統。
“如果你課上得好,將來你的照片也可以放上來,介紹是一樣的。”張凱曾在應聘時被告知,如果課講得好,學生喜歡,續班率高,那么會被“包裝”成“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名師”,工資也會提高。
“如何讓學生留下來,才是這些教師的主要任務。他們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思思透露,為了討好學生,有的老師要在課堂上講笑話,還要送學生小禮物,有的老師則是請學生吃冰棍兒。
“老師在課堂上特別活躍,能逗孩子們開心。”陪女兒在學而思聽課的戴女士說,“孩子們都很喜歡這些老師,但是感覺教學效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