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積極落實就業扶持政策,認真排查就業優惠政策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加大督辦整改力度,確保每一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都能享受到就業扶持政策。2011年共投入就業再就業資金1600余萬元,為近4000名就業困難人員提供職業培訓補貼額擔保貸款、公益性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等各項就業扶持政策,進一步提高了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的穩定性,進一步促進了就業困難人員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有效地增加了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信心”。
二是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支持服務型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勞動密集型企業擴大規模,發動各部門和企業挖掘就業崗位,結合全縣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大力發展地方經濟,增加就業崗位,擴寬就業渠道,緩解就業壓力,全力助推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011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313人,完成州下達任務的110.43%;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620人,完成州下達任務的112%,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47人,完成州下達任務的123%;期末實有登記失業人數為1170人,登記失業率3.9%,實現了失業率控制在州下達任務4.3%以內的目標。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807人,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283人。
三是依托鄉(鎮)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平臺,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就近幫扶,扶持幫助一批困難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發現“零就業”家庭,及時進行就業援助,使“零就業”家庭就業率達到100%,達到動態清零目標。緊緊圍繞縣里“工業強縣、城鎮帶縣、旅游興縣”發展戰略,創造性執行職業培訓政策,轉變培訓思路、加大培訓力度,充分發揮培訓“提升技能、穩定就業、促進發展”的作用。以開展“定向型、定崗型、定單式培訓”為主導,重點開展精細化茶葉加工工、服裝縫紉工、電子電工、旅游餐飲服務人員等工種的培訓,著力提高參訓人員的整體素質,讓他們扎實掌握一門實用技術,提高他們求職就業的成功率,使職業培訓“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實效化”。通過培訓114人獲得了國家通用的初級職業資格證書,897人獲得了全省通用的單項能力證書,122人取得州級承認的培訓合格證書,促進730人實現了就業,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培訓工作任務。(劉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