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黎平縣鄉鎮統計管理辦室的調查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黎平縣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139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5元,增長21.4%,實現了首季增收開門紅,為“十二五”規劃實現城鄉經濟跨越發展和農民收入快速增長開了個好頭。農民的務工收入、家庭經營收入和政策性轉移收入為首季現金增收作出了重大貢獻。
第一季度,黎平農民人均外出務工得到的現金收入為674元,同比,凈增50.5元,增長8.1%,其收入增加額占首季農民現金收入增加額的18.6%。其中,農民在本地企業、建筑市場務工和做臨時工得到的勞務收入為216.6元,增長3.48%;外出縣外打工得到的收入為444.63元,增長11.3%。
受農產品價格上漲和特色農業種植顯效的推動,第一季度黎平農民人均從家庭經營活動中得到的現金收入達55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6元,增長26.6%,三大產業全面大幅增收。其中,農民從第一產業出售農、林、牧、漁產品中得到的收入為447元,同比增加61元,增長15.8%。中藥材種植、松脂、油茶等林業特色收入尤為明顯,人均收入88.7元,增收31.1元,增長54%;人均第二產業收入56元,增長1.89倍;三產業收入48元,增長60.2%。家庭經營收入也成為拉動農民首季增收的主要動力。
隨著國家對“三農”工作扶持力度的加大,黎平農民從農村低保、種糧補貼、退耕還林補貼、養殖業補貼、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合醫等中央各項惠農政策得到的轉移性收入成倍增長。今年一季度人均轉移性收入為162元,同比增加99元,增長1.59倍,其中,中央惠農政策給農民的各項補貼達107.3元,增長了3.65倍。(唐學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