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柱縣沉浸20多年的侗族戲劇,又重新登上渡馬鄉“七月二十坪”民族節舞臺,吸引了毗鄰縣鄉的兩萬多名苗侗兒女。人們身著絢麗多彩的盛裝,歡聚一起跳舞唱歌,侗族戲劇又成了群眾熱捧的香餑餑。
天柱縣侗族戲劇主要有大戲、陽戲等,其歷史悠久,民間廣為流傳,是全省民族文化瑰寶之一。每年正月或民間節慶,都要請戲班子于家祠或壩子出演,以消災納吉,自娛自樂,很受群眾青睞。
由于諸多原因,侗族戲劇一度停演多年,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七月二十坪”歌場開始搭臺唱起了大戲、陽戲。改革開放后,又因受市場經濟大潮、外來文化節和現代傳媒的沖擊,群眾生產生活方式不斷改進,外出務工年輕人增多,戲團服裝、道具、器樂也不同程度損壞、各戲班子絕大部分演員相繼離世或年齡普遍偏大,甚至無傳承人,即將瀕臨滅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