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185”農業結構調整現場會在黔東南自治州召開,麻江縣出臺了《發揮優勢 突出特色 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化經營穩步發展》的初步意見。明確將以“一大四強”特色產業作為發展重點,打造一批特色主導示范園和精品農業示范園,并且將麻江著力打造為中國南方藍莓第一縣。同時政府將對州級以上龍頭企業進行重點扶持,整合項目資金支持產業發展。
所謂的“一大四強”,“一大”是指藍莓大產業,“四強”是指烤煙、蔬菜、生豬養殖、肉用斗雞和蛋雞養殖四大產業。
“一大四強”作為發展重點
麻江縣自2000年開始進行藍莓引種栽培試驗,2002年種植獲得成功,2006年進行產業化推廣,通過12年努力,到2011年底藍莓種植基地已達2萬畝,掛果面積5000畝,實現產值3600萬元。全縣發展藍莓產業的企業共18家,成立藍莓產業技術協會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3個,帶動400多戶農戶種植藍莓,收益農戶1000多戶,解決農民工就業2000多人。目前已有一家公司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2家企業獲得有機產品轉化證書,9家企業和合作社正在進行有機認證。
資料表明,蔬菜產業2011年總產量16.87萬噸,總產值3.65億元;2011年底全縣烤煙種植1.452萬畝,收購煙葉21199.25萬擔,累計收購金額1724.37萬元,中上等煙葉比例92.38%,創農特稅344.87萬元;全縣畜牧養殖小區75個,主要是養豬場、養雞場、養羊小區、大鯢養殖小區等,2011年底,全縣大牲畜存欄56713頭,肉類總產量12106噸,禽蛋產量3118噸,水產品總產量801.36噸,產值961.63萬元。
該縣強調,要以“一大四強”特色產業作為發展重點,不斷強化藍莓產業體系建設,從2011年至2015年年育種苗1000萬株以上,實現藍莓種植基地8萬畝,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到2020年種植基地12萬畝,力爭達到15萬畝,年產值達10億元,逐步形成種植、加工與觀光旅游融于一體的特色產業,著力打造中國南方藍莓第一縣。
同時強調,全縣“十二五”期末蔬菜種植面積增加到25萬畝,蔬菜商品額達6.6億元,蔬菜純收入大4.4億元,人均蔬菜純收入達2200元;烤煙種植面積穩定在3萬畝左右,畜牧產業規模經營場戶要達到100戶以上。
政府將整合資金支持產業發展
麻江縣農業產業發展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產業基地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仍不配套,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弱;二是農村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農村勞動力較少,從而對新品種、新技術在農村推廣造成一定影響;三是利益聯結機制有待完善。目前大多數農戶還游離與農業產業化組織之外,處于分散經營、自找市場的狀態,大多數龍頭企業與農戶關系較為松散,真正意義上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還沒有完全形成,致使難以形成穩定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抗風險強的農產品生產基地。
針對這些問題,麻江縣財政將在預算中建立農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藍莓、蔬菜、優質畜禽等主導產業基地建設,支持品牌建設,對獲得省級著名品牌或知名商標、獲國家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獲得國家、省、州科技成果獎的龍頭企業給予一定獎勵,對州級以上龍頭企業進行重點扶持;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對省、州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同時,縣財政、發改、扶貧、農業、林業、科技等部門通力合作,圍繞農業產業化主導產業立項,整合項目資金進行支持。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